一、未成年人在平臺打賞錢可以要回來嗎?
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具體規定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抄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未成年人在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過程中,通過充值、“打賞”等方式支出的款項如果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則該付款行為屬于效力待定的行為,需要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才能發生效力。
如果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或不予追認,則該行為無效。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知產,應當予以返還。
在未成年人充值打賞的具體爭議中,未成年人的某一具體民事法律行為是否有效,主要取決于未成年人的實際年齡、支付的金額、是否經過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認等因素。
最高法出臺的《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明確規定:無效。
《意見》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未成年人可以自主決定打賞一定金額,若花費數額與同一年齡段群體平均消費水平相差不大,可初步認定為‘與其智力相適應。但如果超出了與其年齡、心智不相符合的界限,比如高于該年齡層的平均消費,則法定代理人可以決定是否同意或追認。
二、什么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第十七條至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兩種情況:
1、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
《民法總則》第19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2、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實際上可以看到有一些網絡主播通過在網絡上面進行一些才藝展示,來獲得相關的收益,這主要還是因為,有很多的網友在網絡平臺上充值打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人從事的打賞行為的話是無效的。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應當負刑事責任
什么情況下未成年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
引誘未成年人聚眾淫亂罪的概念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糾紛中沒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26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怎么辦
2021-03-17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個人房屋抵押貸款還不上該如何
2021-02-25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