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尋恤滋事和故意毀壞財物的區別是什么?
故意毀壞財物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尋釁滋事罪主要表現為隨意毆打他、追逐、攔截、辱罵他人,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
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故意毀壞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為故意毀壞財物罪,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尋釁滋事罪是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行為,應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主觀方面不同;
從行為人的主觀方面來看,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犯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犯罪目的是將財物毀壞,犯罪動機一般方面是出于個人報復或妒嫉等心理。而尋釁滋事犯罪,行為人在主觀方面雖也表現為故意,但其動機是通過尋釁滋事活動,填補精神上的空虛,滿足其耍威風、尋求刺激等個人不正當的要求,損毀財物不是其最直接、最主要的動機。
2、犯罪起因不同;
從犯罪的起因來看,故意毀壞財物犯罪一般均事出有因,而尋釁滋事犯罪一般均事出無因,但這里的無因并非是無緣無故,沒有任何聯系,但它與故意毀壞財物故意犯罪的原因無論是在原因力還是在原因的性質等方面還是有區別的。在原因力方面,尋釁滋事原因力弱些,而故意毀壞財物等故意犯罪的原因力相對較強。在原因的性質方面,前者不具有正當性和合理性,后者則帶有一定的“正當性”或“合理性”(一般沖突之間存在某種利害關系)。
3、犯罪對象不同;
從犯罪對象的選擇來看,尋釁滋事犯罪的對象一般是不特定的,而故意毀損財物的犯罪對象一般是特定的。這里所講的犯罪對象的不特定的,是指犯罪人在實施犯罪之前,對犯罪對象并沒有明確的選擇,其行為最終指向誰,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隨意性。而犯罪對象的特定性,是指犯罪人在實施犯罪之前,對犯罪對象就有明確的選擇,其行為針對的目標是一定的。但我們講犯罪對象的特定性和不特定性,必須把犯罪人的主觀認識和犯罪行為聯系在一起,而不能脫離后者單純地談論前者。如在公路收費站,甲駕駛的汽車與乙駕駛的汽車搶道,乙即大發雷霆,過了收費站即將甲的汽車攔下,并用隨車攜帶的工具砸碎甲車的擋風玻璃,造成嚴重損失。本案中雖然乙的行為指向了特定人及物,但其主觀上出于耍威風、逞意氣的動機,選擇甲車作為目標也是具有偶然性,此種情形下乙的犯罪對象其實是不特定的,其行為應認定為尋釁滋事。
4、犯罪客觀方面不同;
從構成犯罪的客觀方面必須具有的情節來看,任意損毀公私財物型尋釁滋事犯罪,必須損毀公私財物達到“情節嚴重”。所謂“情節嚴重”,目前尚無相關的司法解釋,就江蘇省而言,是指損毀公私財物價值1000元左右;多次任意損毀財物或任意損毀公私財物,致使停工、停產,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人民幣10000元左右等情形之一。故意毀壞財物犯罪必須達到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所謂“數額較大”,目前也無相關的司法解釋,江蘇省的規定為: “數額較大”,是指損毀的財物價值人民幣3000元以上;“嚴重情節”,通常是指毀壞重要物品損失嚴重的、毀壞手段特別惡劣的、毀壞急需物品引起嚴重后果的、動機險惡企圖嫁禍于人的等情形之一。
尋釁滋事罪和故意毀壞財物罪都是屬于破壞公共安全的行為。兩者在形式非常相似。但是具體的動機和犯罪原因以及對象都是是不同的。所以兩者的量刑和處罰也會有一定方面的不同。一般來說尋釁滋事罪所判處的刑罰會更重一些。
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故意毀壞財物罪處罰標準是什么
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怎樣認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5企業營業執照吊銷職工仍可申請工傷嗎
2020-11-29遺囑存放在遺囑執行人處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02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規則
2021-01-01承包合同具有民事責任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