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有可能遇到財產侵權,就是侵犯我們的財產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進行起訴,但是要想獲得起訴的勝利,還需要證據,因為法律是不會維護沒有根據的事情的,所以這就牽扯到了財產侵權證明對象,那么,財產侵權證明對象是什么?
關于財產侵權
一、定義
指各種以財產權益為侵害對象的侵權行為。
二、解釋
財產侵權包括侵占財產和損毀財產兩種情況:所謂侵占財產,是指行為人不法占有他人財產;所謂損毀財產,是指行為人侵害他人財產權利并造成財產功能價值的降低。 財產侵權的結果將造成權利人財產損失,主要是財產上不利的變動,包括財產的積極減少和消極的不增加。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 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承擔民事責任。”
三、刑事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十六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的;
(二)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已經執行的。
四、行政賠償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證明對象
證明對象,即待證事實。是指訴訟中需要用證據加以證明的事實。包括實體法事實和程序法事實。實體法事實指對解決案件實體問題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刑事訴訟中是指有關犯罪構成要件的事實和有關的犯罪個人情況及犯罪后的表現。在民事和行政訴訟中,實體法事實是指對解決民事糾紛或行政爭議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包括當事人之間所爭執的法律關系是否發生、變更或消滅的事實(含事件和行為)以及當事人的身份及其相互關系。
這就是對財產侵權證明對象的一些解釋了。簡單說的話,證明對象就是一些在訴訟中需要證據進行證明的一些事實,財產侵權證明對象就是在進行財產訴訟過程中真是缺乏證據證明的一些侵犯財產權的犯罪事實了。這在民事訴訟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財產侵權訴狀該怎么寫?
知識產權侵權責任承擔的形式
環境污染侵權起訴狀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與保險
2020-12-01安置房上市交易要補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9土地出讓金與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5關于土地轉讓 房產所有權的問題
2020-12-01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如何選擇更為恰當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