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程序規定
根據法律法規規定,目前我國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程序簡單扼要地有以下步驟:
第一步農用地轉用、征用土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因此,用地單位在初步選定某農用地為建設用地后,應首先向國土資源局、建設部門、規劃部門咨詢是否符合該農用地的各項規劃。
第二步確認該農用地可以用于建設,再根據建設部門的要求,進行和編制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向建設部門提交用地申請,建設部門審查符合的,頒發建設項目的《選址意見書》。用地單位應按規定繳納選址規費。
第三步用地單位持該《選址意見書》向同級國土資源局提出用地預審申請,由該國土資源局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書》。
第四步用地單位憑《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書》向建設部門、環保局等辦理立項、規劃、環保許可等手續,并繳納各項審批費用;
第五步用地單位再持以上審批文件,向原預審的國土資源局提出項目用地的正式申請。
第六步國土資源局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擬定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分不同類型,經各級人民政府審批。
第七步由國土資源局具體負責對該農用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進行征用,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按征地程序辦理征地手續。
第八步國土資源局根據批準的供地方案,在征地的補償、安置補助完成后,向用地單位發出批準用地文件和《建設用地批準書》,被征地單位應在規定的期限內交出土地。
第九步被征用單位交出土地后,該土地即成為國有土地,由國土資源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出讓供地)或向土地使用者核發劃撥決定書(劃撥供地)。用地單位按約定繳納出讓費用。
第十步簽訂出讓合同并按約定繳納費用后,用地單位才真正獲得該土地的使用權,用地單位即可辦理建設項目的相關審批手續予以施工建設。
第十一步如用地單位欲轉讓該土地使用權,必須符合國家關于已出讓土地轉讓的規定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約定。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時,不得改變規定的規劃設計條件。以轉讓方式取得建設用地后,轉讓的受讓人應當持《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轉讓地塊原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向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換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土地征收程序規定本文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大家看完之后有一定的幫助。在國家進行土地征收的時候需要按照相關的程序規定進行,大家清楚之后就可以根據規定來配合好相關的土地征收工作。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并重整原主體公司還存在嗎
2020-12-12注冊商標對消費者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2什么叫保證期間
2020-11-09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2020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1-13第二次起訴離婚訴狀
2020-12-1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保險受益權問題研究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