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簽訂勞動合同被無故辭退怎么辦?
可以向勞動局投訴,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每年兩個月工資的賠償。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勞動者無過錯,用人單位無故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需要依法支付勞動者賠償金(每服務一年支付兩個月工資)。
勞動合同是保障勞動者實現勞動權益的法律形式,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其中明確規定了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在發生勞動爭議時是解決糾紛的重要依據,因此簽訂合同十分必要。應在入職時,向其公司提出簽訂勞動合同,如果公司執意不簽,可以向公司所在地的區、縣勞動局的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如果公司就此而辭退員工,他們則可向區、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要求公司賠償損失。
二、企業不簽勞動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1、未簽的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單位為員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義務。
按照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只要發生了用工行為,與員工形成了勞動關系,即使是沒有簽勞動合同書,員工就享有勞動法上規定的各項權利,單位也負有勞動法上的各項義務。其中,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就是用人單位不能免除的強制性法定義務。假如單位沒有繳納社會保險費,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勞動監察部門可以責令單位繳納,甚至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并對用人單位進行處罰。
2、單位終止或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辭退員工)需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按照法律的規定,如果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時,需要依法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有的地方性法規甚至規定未簽勞動合同的,不得解除勞動關系),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還需要加付額外的經濟補償金。而如果是簽訂了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到期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則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3、單位終止或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辭退員工)造成員工失業的,可能需要賠償失業損失。
如果因為單位沒有依法為員工繳納失業保險費,導致員工被辭退后無法領取失業保險待遇時,員工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單位給予賠償,有的地方甚至規定,要按應得失業保險待遇的雙倍進行賠償。
綜上所述,有些小公司不和員工訂立書面合同,只是口頭交代工作內容及相關待遇。認為員工不合格的,公司可能會無故辭退,這對員工利益構成損害。協商溝通無法解決的,員工應當收集能夠證明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材料,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賠償。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一全文
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婚法律保護有哪些內容
2020-12-23老字號被商標侵權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2重慶商標注冊有什么流程
2021-03-22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如何應對交通事故
2021-03-26軍人離婚調解無效證明在哪開
2021-02-06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