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法的撤銷權行使有無期限限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本條規定的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限為1年,也就是說在這1年期限內,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當事人就失去了撤銷合同的權利,那么當事人就必須接受合同的約束,履行合同中規定的義務。對于何時起算該期限,本條規定,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為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期限,也就是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開始計算撤銷權的行使期間。
本規定中的“1年”是除斥期間,而不是訴訟時效。也就是說,在此期間內,不存在期間的中斷或者中止的問題,這“1年”是一個不變的期間,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不能要求延長該期間。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放棄撤銷權后,造成的法律效果就是,該撤銷權消滅,合同產生絕對的效力,該當事人不得再以相同的理由要求撤銷該合同,而應按照合同的規定履行自己的義務,否則就構成違約。
破產撤銷權的行使期間
各國破產法對破產撤銷權的行使均規定有除斥期間或時效期間,我國新、舊破產法均未對破產撤銷權的行使期間作出規定,司法實務中對此認識不一,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破產撤銷權的行使期間應適用民法上的一般時效(2年);第二種觀點認為,應適用合同法撤銷權的除斥期間(1年);第三種觀點認為,撤銷權的行使既然以破產程序的存在為前提,當破產程序終結后,撤銷權自應隨之消滅,或者說,破產撤銷權主體是管理人,因而破產撤銷權存在于管理人的職權終止之前,故撤銷權的行使期間應自破產申請受理時起至破產程序終結止。
因此,法律中對于撤銷權的行使是有時間限制的,在企業破產之后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行使。此外,既然限制了時間那么破產撤銷權的行使期間也需要了解清楚,以免錯過之后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辦可以做行政訴訟被告嗎
2021-01-02律師函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1-02-16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征地拆遷補償是否包含拆除費
2020-11-18拆遷評估后多長時間補償拆遷
2021-01-06農村房屋拆遷補償,農村戶口和非農戶口有哪些區別
2020-12-06無證面積不等于違建面積,可以主張合理的補償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