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立的前提不同。
民法撤銷權成立的前提是債權債務關系的有效存續;而破產撤銷權除此而外,尚須以破產程序開始為要件。破產程序未開始,不得行使撤銷權。
2、權利的主體不同。
對于民法撤銷權的行使,是由債權人自己決定,并以債權人自己的名義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而破產撤銷權雖也有債權人決定是否行使撤銷權,但債權人不能以自己的名義請求人民撤銷,而是由破產管理人代表債權人以訴訟方式為之。根據新企業破產法的規定,在破產程序中管理人的職責是管理債務人的財產,而行使撤銷權追回被債務人不正當處分的財產則是其職責范圍內的事情。故破產法第31條和第32條明確規定,對于債務人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處分其財產的行為,管理人享有請求法院予以撤銷的權利。
3、適用范圍不同。
破產撤銷權較民法撤銷權的適用范圍更為廣泛,并不局限于債務人惡意處分財產的積極行為。凡是損害了債權利益的行為,無論其是否有惡意(有償行為須惡意),無論其行為為積極或消極、無論其形式、內容是否合法,只要是在破產宣告前一定期限內實施的,均可依法實施撤銷。
4、撤銷權行使的法定期間不同。
對于撤銷權的行使期間,無論是破產法上的撤銷權還是民法債權人撤銷權,國外立法大多采用兩種制度,一是規定訴訟時效,一是規定除斥期間。我國民法上債權人撤銷權制度一般適用除斥期間的規定,如我國合同法第75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人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破產法上的撤銷權,為了使法院對于債務人的行為是否給債權人的利益造成損害、應否撤銷其行為作出一個明確的判斷,新破產法分別針對債務人的不同行為規定了不同的時間期限:對于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進行交易、對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和放棄債權五種行為規定的法定期間是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一年內;對于債務人在具備了破產原因后,仍對個別債權人進行清償,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法定期間為法律受理破產申請前六個月內。
5、行使權利的后果歸屬不同。
民法上債權人撤銷權行使后,因撤銷債務人行為所得利益歸屬債務人,債權人可就這部分財產直接要求受償。而破產法上之撤銷權,因其行使撤銷權而追回的財產,歸屬破產財團,破產債權人只能在破產還債程序開始后依法定程序受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兒媳婦有權利住公婆的房子嗎
2020-12-23試用期對單位有何作用
2021-02-12和現役軍人離婚法律上對軍人有傾斜嗎
2021-03-10適用保護女方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29國家法律對保護婦女的人身權利有何具體規定?
2021-02-16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保險中介是什么意思
2020-12-20保險受益權基本問題探討
2020-12-12承包土地需要知道哪些法律內容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