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銷后對債務承擔問題的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法律對此規定了清算程序。股東可以決定是否解散,卻不能自行決定解散的程序。
這個程序簡單的說有二個內容:
一,公示。即要對外發出聲明,我公司要解散了,債主趕快來要錢;
二,清償。在公司正式注銷前清償債務,如果清償不了,就要申請破產。到工商行政部門辦理注銷時,也會要求提供上述材料,說明公司已經經過了這些程序。某些地區工商局要求股東出具聲明:公司債務已清償完畢,若有未了事宜,股東愿意承擔責任。
如果公司的清算組沒有經過法定程序,就讓公司“消失”了,那債權人怎么辦?答案是找清算組成員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成員就是公司股東)公司法第一百九十條規定:清算組成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不過,目前全國大部分法院的作法是,如果是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公司注銷,則案件終結。如果是在強制執行過程中公司注銷,則執行終結。怎么辦?債權人(也就是原告,強制執行申請人)只能再去跟清算組成員打一場官司。那場官司勝訴之后,再去申請執行清算組成員的財產。
很多債權人看到被告公司注銷、法院終結案件時便自認倒霉。可能是不知道可以繼續找原公司股東承擔責任;也可能是耗不起這時間精力再打一場官司。最高法院在醞釀執行新措施,有意在這種情況下,法院可以直接強制執行清算組成員的財產。但在此之前,我們只能告訴債權人,盡量聘請律師,窮盡訴訟保全、另行起訴股東甚至是追究刑事責任等各種手段,堅決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要知道,欠債還錢,不僅是天經地義,也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石。
公司的注銷通常有如下原因:
一、因破產而注銷。公司還不起錢,由法院宣告破產而注銷;
二、因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三、因解散而注銷。根據公司章程、股東會決議或股東的請求,都可能解散。由此可見,公司的注銷可能是被動的,也可以是主動的。作為公司的出資人,公司的股東完全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解散公司。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我國社會撫養費取消了嗎
2021-03-16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對象是誰
2021-02-16養殖場遭遇禁養或環境污染關停等,如何進行維權
2020-12-04保證金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2020-11-22協議離婚雙方多久能離婚
2021-03-16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