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的環境保護稅種,只是在一些稅種的規定中直接或間接地含有環保因素。下面擬就環境稅立法中的主要問題談談我們的幾點思考。
一、“環境稅”的征稅客體和法定名稱問題
環境稅是旨在保護環境和資源的國家稅收,環境稅應該是我國整個稅種體系中一個獨立的稅種,其法律地位是與流轉稅、所得稅等稅種等同的。在環境稅法定名稱的尋找上,可否作如下考慮:
1.“環境稅”:它是以環境中的物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環境稅”的內容廣泛,可看作一個廣義的概念。它下面還可分為污染物稅、環境能源稅、環境資源稅、環境關稅等。而且,每一個名稱下面還可再分,如污染物稅可分為噪聲稅、垃圾稅、二氧化碳稅、硫稅、有毒化學品稅等。上面提及的環境資源稅,也可稱為生態環境稅。
2.“環境污染稅”:它以特定行為為征稅對象,任何單位和個人造成環境污染和公害的行為,可以確定為征稅客體。這些環境污染行為包括向環境排放廢水、廢氣、廢熱、固體廢物、噪聲、放射性物質等行為。環境污染稅的計稅依據是所排放污染物的濃度或總量。這個名稱還可以有另外的叫法,如稱為環境保護稅,不過這是從狹義上來解釋的,它的課稅客體不包括破壞自然資源的行為。
3.“環境消費稅”:以消耗某種環境資源為征稅對象,如美國對消耗臭氧的化學制品征稅等。我國現行消費稅雖然將鞭炮、焰火、汽油、摩托車和小汽車等污染環境的消費品納入課征范圍,而且對小汽車按照排氣量大小確定差別稅率,這在控制污染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未能對含鉛和無鉛汽油、是否安裝尾氣凈化裝置的車輛加以區別,降低了稅收對控制污染行為的作用。筆者提議的環境消費稅,消耗的環境資源不僅僅包括汽油,還應包括天然氣、煤、焦炭、重油、臭氧等等。具體范圍可由稅法確定。環境消費稅在環境資源的生產和消費環節征收。
4.“環境資源稅”:它以開發、使用、破壞自然資源的行為作為課稅對象。其名下有:“開采稅”、“開發稅”、“采伐稅”、“土壤保護稅”等。其納稅主體是開發、利用土地、森林、草地、水、礦產、地熱、海洋等自然資源的社會組織和個人。計稅依據由自然資源的稀缺程度和開發利用的程度共同確定,對不可再生、本國稀缺的自然資源可以課以重稅。以行為作為課稅對象的環境資源稅,可以冠名為生態環境補償稅,或叫生態環境稅。
環境資源稅也可設計為以物為課稅對象,名稱包括化學燃料稅、水資源稅、礦產資源稅、森林資源稅和草原資源稅等,主要體現環境資源的使用成本或價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社交平臺上冒充女人騙紅包犯法嗎
2021-02-16一般醫療事故賠償幾萬
2021-01-25給患兒注射過期藥該如何
2021-01-04撤銷婚姻以后屬于未婚嗎
2021-03-13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貸款擔保一定要抵押物嗎
2020-11-22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怎樣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12-28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