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這些法律的規定,如果有人“制造”了噪音,并對他人的生活造成了侵犯,就是違法行為,執法人員就可以依據法律的規定實施處罰。同時,被侵犯人也可以就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很多好事之所以變成壞事,就是因為有些人沒有設身處地為他人想一想。假如你夜班回來,正想早上補個覺,結果樓下晨練大爺大媽的聲音太過激烈,諸如唱歌的、跳舞的、鼓掌的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誰還能正常休息。因此,當事人在小區內進行晨練、健身、聊天、下棋等活動時,應該注意控制音量,切記不要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權益。同時,《物權法》的出臺,對于穩定社會秩序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例如杜絕小區噪音擾民等等,從而使我們能夠在法律的框架內更加積極地構建和諧文明的社區。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區的100余名業主由于難以忍受每天早上在小區晨練的大爺大媽造成的噪音,而投訴到小區物業公司和業委會。原因是:每天清晨6點,很多上班族的美夢還在繼續時,小區花園里的健美操音樂就把寧靜的早晨攪得熱熱鬧鬧,甚至是雞犬不寧。晨練本是件好事,但若因此打擾到正在休息的人就不應該了,本來是好聽的音樂就會變成噪音,好事也會變成壞事。
怎樣的聲音會被判定為噪音呢?根據國家《城市區域環境噪音標準》規定,住宅區的聲音,白天不能超過50分貝,夜間應低于45分貝,若晨練的聲音超過這個標準,就變成了噪音,便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噪音污染過大,輕則失眠、煩躁,重則導致人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疾病,所以噪音所造成的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由此引發的法律問題也應受到人們重視。
造成小區噪音有很多種,比如樓宇的施工、鄰居家的裝修以及上述晨練的聲音過大等等,這些都是對小區其他業主權益的侵害,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8條明確規定:“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音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造噪音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而且,即將于今年10月1日實施的《物權法》中第六章第八十三條也規定:“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噪音、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占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賠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稅罪認定和處罰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66萬元的存款公證費多少
2020-11-12中小企業實行股權激勵有什么好處
2021-02-06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職工在單位受傷可否起訴侵權責任
2021-03-03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