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這些法律的規定,如果有人“制造”了噪音,并對他人的生活造成了侵犯,就是違法行為,執法人員就可以依據法律的規定實施處罰。同時,被侵犯人也可以就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很多好事之所以變成壞事,就是因為有些人沒有設身處地為他人想一想。假如你夜班回來,正想早上補個覺,結果樓下晨練大爺大媽的聲音太過激烈,諸如唱歌的、跳舞的、鼓掌的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誰還能正常休息。因此,當事人在小區內進行晨練、健身、聊天、下棋等活動時,應該注意控制音量,切記不要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權益。同時,《物權法》的出臺,對于穩定社會秩序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例如杜絕小區噪音擾民等等,從而使我們能夠在法律的框架內更加積極地構建和諧文明的社區。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區的100余名業主由于難以忍受每天早上在小區晨練的大爺大媽造成的噪音,而投訴到小區物業公司和業委會。原因是:每天清晨6點,很多上班族的美夢還在繼續時,小區花園里的健美操音樂就把寧靜的早晨攪得熱熱鬧鬧,甚至是雞犬不寧。晨練本是件好事,但若因此打擾到正在休息的人就不應該了,本來是好聽的音樂就會變成噪音,好事也會變成壞事。
怎樣的聲音會被判定為噪音呢?根據國家《城市區域環境噪音標準》規定,住宅區的聲音,白天不能超過50分貝,夜間應低于45分貝,若晨練的聲音超過這個標準,就變成了噪音,便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噪音污染過大,輕則失眠、煩躁,重則導致人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疾病,所以噪音所造成的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由此引發的法律問題也應受到人們重視。
造成小區噪音有很多種,比如樓宇的施工、鄰居家的裝修以及上述晨練的聲音過大等等,這些都是對小區其他業主權益的侵害,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8條明確規定:“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音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造噪音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而且,即將于今年10月1日實施的《物權法》中第六章第八十三條也規定:“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噪音、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占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賠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侵權一般賠償多少
2020-12-23交通事故怎么申請財產保全
2021-02-18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5荒山開發承包合同
2021-03-22共同共有房屋拆遷后補償款怎么處理
2021-02-02拆遷安置房買賣最新政策是什么
2021-02-21農村拆遷按戶口進行補償嗎
2021-01-25農村的宅基地房屋拆遷要如何補償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