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校園暴力免罰涉及的法律規定
《刑法》
1.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2.第二十四條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3.第二十七條【從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4.第六十七條【自首】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二、免罰的情形
我國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實行這一原則,可以防止和及時糾正對不應追究刑事責任人的錯誤追究,可以節約司法資源,避免無效勞動。免于刑事處罰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指根據《刑法》規定,不構成犯罪的。這是罪與非罪的界限,對于不構成犯罪的,當然不能追究刑事責任。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規定對于刑事犯罪的追訴期限,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等等。追訴時效具有法定約束力,超過追訴時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據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決定特赦。一經特赦,對罪犯不得再予追究。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我國《刑法》規定了四類案件告訴才處理:第246條規定的侮辱、誹謗案(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第257條第1款規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第260條第1款規定的虐待案和第270條規定的侵占案。這幾種犯罪的追究以被害人等的告訴為必要條件,如果沒有法定人員告訴,或者告訴以后又撤訴的,不得追究刑事責任。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我國刑法實行罪責自負、反對株連的原則,加之刑事訴訟中沒有缺席審判,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責任已經沒有意義,因此不予追究。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果按照刑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其他生效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據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原則,不予追究。
三、什么是校園暴力
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言語羞辱及敲詐勒索甚至毆打的行為等,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校園欺凌分為單人實施的暴力,少數人數暴力,和多人實施暴力。實施環境地區多為校園周邊或人少僻靜處。
近些年來在應試教育的沖擊下,許多學校重視知識教育,輕視法制與規則教育,忽視生命、尊重以及心理教育[1]等非硬性教育,由于很多國家實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在欺凌過程中,欺凌者會對受害者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調查顯示;校園暴力比較主要原因校園的霸王們,他們社會有保護傘,欺負同學恐嚇同學,毆打不聽話同學。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校園暴力免罰的行為一般是需要一定的基礎的。一般是由于情節比較輕微,并且不認為犯罪情況的。而且還有犯罪的時效已經過了。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子抵押貸款需要工資流水嗎
2020-12-23醫療事故責任的種類有哪些
2020-12-25合同邀約能否成為商業秘密
2021-01-28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2-28婚姻關系如何順利解除
2020-11-12贍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3-20遺囑可以寫進離婚協議嗎
2021-01-04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人事代理
2020-12-27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