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民法理論并不認為侵犯他人婚姻自主權的行為是侵權行為。經過學者的深入研究,對侵害他人婚姻自主權的行為的性質基本上達成了共識,認為侵害公民婚姻自主權是一種獨立的侵權行為,筆者也認同這種觀點。
侵害公民婚姻自主權的構成要件如下:
第一,行為人有侵害婚姻自主權的行為。這里的侵害行為主要是指上述的包辦婚姻、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他人婚姻自主的行為。這里首先有必要探討消極的不作為能否成為干涉他人婚姻自主權的行為要件。比如:子女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生活費完全靠家里或其他人提供,生活費的提供者(一般情形下都是父母)指出如果不按照其意思來選擇結婚對象則不提供生活費。對于這種不作為能否成為侵害行為要件,筆者認為應區分不同的情況分別說明:如果生活費的提供者有義務給付生活費,那么其不作為不構成這里的行為要件;如果沒有義務提供,其不作為同樣不構成侵害婚姻自主權的行為。沒有義務而提供生活費在性質上屬于贈予,贈予人當然可以隨時結束贈予,這對于生活費的接受一方并非是脅迫,他可以不去接受贈予而依自己的意志來決定自己的婚姻。在有義務提供生活費的情況下,權利人對義務人有扶養請求權,他可以請求法院強制對方給付生活費。因而此種不作為只是扶養義務不履行,不能構成對婚姻自主權的侵害。其次,我們來探討另一種情況:父母以死相逼或以斷絕父母子女關系來要求子女按其意志結婚。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不作為的情況,這里父母并沒有直接干涉子女的婚姻。筆者認為,這種情形同樣不是對婚姻自主權的侵害。因為,當事人的意志在這種情況下并沒有被干涉,只是他必須在兩種情感之中做出選擇而已。
第二,造成了他人婚姻自主權被侵害的結果。這里主要包括使不想結婚的當事人結婚、想結婚的當事人無法結婚、想和此人結婚但被干涉而只能和他人結婚等等。如果沒有造成他人婚姻自主權無法行使的后果,也不能認定侵害婚姻自主權。因為婚姻自主權的實質就是保障公民自己決定自己的婚姻狀況,而不是對其他后果進行救濟。比如,當事人由于違背他人意愿而遭到身體上的傷害。這種情況下,當事人可以侵害健康權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而不能以侵害婚姻自主為由起訴。同樣的,如果他人的行為造成了其他后果,如名譽受損、自由受到限制、財產損失等等,也只能根據其他的權利來請求法院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撫養范圍包括什么
2021-01-29商標淡化理論及反淡化措施
2021-02-02非機動車違反交通規則有哪些
2020-12-29老公的“不再打牌”的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7合同有自動續約嗎
2020-12-17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如何給年老父母養老上保險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