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對動產物權的保護
1、保護途徑。第三十二條規定了四種物權受到侵害的解決途徑,即和解、調解、仲裁、訴訟。
和解是自行協商處理。調解是由第三方主持協商解決。仲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專門仲裁機構處理,這種仲裁機構一般設立在專門行政機關內。專門仲裁機構可以主持雙方調解,如調解不成則應依法裁決,如一方當事人對裁決結果不服,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訴。但買賣動產合同中約定選擇的仲裁解決,可以在仲裁過程中和解,如果和解不成由仲裁委員會裁決,裁決結果發生后則不可以起訴,這個原則是由《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確定的。因動產物權發生的訴訟由法院審理,民事訴訟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調解,如調解不成則由法院判決確認。
如果通過生效仲裁或生效判決導致了動產物權的變更,而該動產物權必須依法登記的,新權利人必須在法定時間內申請法院執行,并通過執行程序進行動產物權登記,這種物權登記申請,行政機構一般不審查法律文書的實質內容,只能按照法院的協助執行文書辦理。通過法院執行程序進行的物權變更登記,被執行一方無權申請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如果權利人沒有及時申請執行,一旦錯過的申請執行期限,法院則不可以執行。在錯過法院執行申請期限后進行動產物權登記時,另一方有權申請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行政機關在受理申請非法院執行的動產物權登記時還要進行實質性審查。
2、請求確認權。根據第三十三條規定,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這一請求權可以向對方當事人主張,也可以通過仲裁部門或法院主張。
3、請求返還權。第三十四條規定:權利人可以請求無權占有動產一方返還原物。這一請求權可以向對方當事人主張,也可以通過仲裁部門或法院主張。
4、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權、根據第三十五條規定:當有妨害物權行為或者可能妨害物權情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這一請求權可以向對方當事人主張,也可以通過仲裁部門或法院主張。
如果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事項屬于某行政機關的行政義務,當事人也可以憑借動產權屬證書要求行政機關履行排除或消除義務,如果行政機構拒絕履行職責,當事人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要求行政機構承擔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責任,并有權要求行政機構限期履行其行政職責。如果因行政機構不履行職責造成了當事人的損失,當事人還可以通過訴訟要求行政賠償或國家賠償。
5、請求恢復權。根據第三十六條規定:權利人可以請求造成動產毀損的責任方,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這一請求權可以向對方當事人主張,也可以通過仲裁部門或法院主張。
6、請求承擔民事責任權。根據第三十七條規定:權利人對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責任方,可以請求損害賠償或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7、責任承擔方式。第三十八條規定,前述六種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適用。對侵害物權的責任方,除承擔民事責任外,違反行政管理規定的,依法承擔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理合同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27物權期待權的保護條件
2020-12-31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安置補償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和標準是什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