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現場處理
第七條發生交通事故的車輛必須立即停車,當事人必須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必須移動時應當標明位置),并迅速報告公安機關或者執勤的交通警察,聽候處理;過往車輛駕駛人員和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第八條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應當立即派員趕赴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勘查現場,收集證據,采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
第九條當事人應當如實向公安機關陳述交通事故發生的經過,不得隱瞞交通事故真實情況。其他知情者有義務向公安機關提供有關情況。
第十條在追緝交通事故逃逸者或者搶救傷者等緊急情況下,交通警察有權使用單位或者個人的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用后立即歸還;對造成損壞的,應當修復或者折價賠償。
第十一條公安機關對交通事故的車輛、物品、尸體、當事人的生理和精神狀態及有關的道路狀態等,應當根據需要,及時指派專業人員或者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檢驗或者鑒定。檢驗或者鑒定應當作出書面結論。
第十二條公安機關根據檢驗或者鑒定的需要,可以暫時扣留交通事故車輛或者嫌疑車輛、車輛牌證和當事人的有關證件,檢驗或者鑒定后應當立即歸還。
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扣留交通事故車輛、車輛牌證和當事人的有關證件,也不準扣留交通事故車輛的駕駛員和貨物。
第十三條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害需要搶救治療的,交通事故的當事人及其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的所有人應當預付醫療費,也可以由公安機關指定的一方預付,結案后按照交通事故責任承擔。交通事故責任者拒絕預付或者暫時無法預付的,公安機關可以暫時扣留交通事故車輛。
第十四條在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法定保險的行政區域發生機動車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由當地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預付傷者搶救期間的醫療費、死者的喪葬費。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有權向抓獲的逃逸者及其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的所有人,追償其預付的所有款項。
第十五條醫療單位應當及時搶救治療交通事故的傷者,并如實向公安機關提供醫療單據和診斷證明。
殯葬服務單位和有停尸條件的醫療單位,對公安機關決定存放的交通事故的尸體,應當接受代存。
公安機關應當協助上述單位收回搶救治療費用和尸體存放費用。
第十六條公安機關對交通事故的尸體進行檢驗或者鑒定后,應當通知死者家屬在十日內辦理喪葬事宜。逾期不辦理的,經縣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尸體由公安機關處理,逾期存放尸體的費用由死者家屬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房屋是否可強制執行
2021-02-07因高壓觸電致殘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27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車輛與狗碰撞屬交通事故嗎
2020-12-03有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起訴
2021-03-01臨時卸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3-04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