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損害一詞來源于羅馬法中的“侵辱估價之訴”,在羅馬早期的《十二銅表法》第八表“私犯”中的第一條規定“以文字誹謗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詞的,處死刑”。這是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最初萌芽。英-文對精神損害賠償一詞有多種表述,它們都具有“精神損害賠償”之意,日文將精神損害賠償稱為“慰籍料”,原意為一種慰撫金,它是指對精神損害以金錢估計而構成的損害賠償。在中國古代法律中,對于流內毆議貴者、毆言內外親戚、毆言父母祖父母、毆言姑舅、奴婢言舊主等侵害人格權的行為,均規定予以刑罰制裁。對于什么是精神損害、其性質是什么、哪些民事權益受到侵害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賠償的數額如何確定等問題,目前我國法學界尚未達成共識。筆者認為,精神損害又稱“非財產損害”,是一種無形的損害,它不是表現為受害人財產利益的減少,而是表現為受害人的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的減少。其中,精神痛苦是自然人這一法律主體可能遭受的精神損害,精神利益的喪失或減損是自然人或法人等組織人格利益與身份利益的喪失。由此可以得出,精神損害賠償是指民事主體因其人身權益受到不法侵害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到損害而要求侵害者進行賠償的民事責任。其涵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精神損害是一種無形的損害
精神損害的無形性,主要表現為精神損害不象物質損失那樣清楚明了,人們可以較為準確地衡量其損失的程度,從而判定賠償的數額。侵權行為給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程度的大小,與侵權的程度、受害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方面有很大的關系,有些侵權行為,如侵害他人的貞操權給受害人造成的精神痛苦、侵害他人的生命權給受害人的近親屬造成的精神痛苦可能會伴隨人的一生,即使用再多的金錢賠償也難以彌合其心理的痛苦。這是精神損害不同于物質損失的一個明顯特征。
1.2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主體應當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等組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履行合同賠償要求怎么寫
2021-02-17疫情如何申請房屋減租
2020-11-19擅自改變字號名稱如何處罰
2020-12-06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被家暴打成輕微傷可以離婚嗎
2020-12-18什么是法律上的男女平等
2021-01-03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有什么積極效果
2020-12-18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勞動合同可以代簽嗎
2020-11-17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