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故意犯罪重于過失犯罪嗎?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6 · 797人看過

一、故意犯罪重于過失犯罪嗎?

故意犯罪重于過失犯罪,表現在處罰方面上。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1.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2.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3.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過失犯罪的特性:

1.過失犯罪行為本身蘊涵著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會的行為。

2.過失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即屬于不適當的、應當受到譴責的行為。

3.一般情況下,過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時刑法才將其規定為犯罪,行為人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是表現在主觀意志上,而是體現在客觀效果上。

二、過失行為向故意犯罪的轉化

在過失行為的發展過程中,由于行為人主觀罪過的變化,過失行為有可能向故意犯罪轉化。

認定過失行為向故意犯罪轉化的理論依據是:

發生在前的過失行為屬于先行行為,由于該先行行為是行為人所實施的,因此行為人就有義務避免更嚴重的危害結果發生的義務;

行為人在有條件履行該義務的條件下不履行,說明其主觀上具有放任這種更嚴重的危害結果發生的故意,如果其放任的危害結果實際發生了,從主客觀兩方面結合起來判斷,其行為完全符合故意犯罪的特征,因此。應當認定為間接故意犯罪。

有很多情況的過失行為是出于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或者自我防范而出現的過失行為,法律在處理案件上會酌情處理的。若是行為人過失行為已經構成犯罪就需要承擔責任。當我們發生意外時,維護自己的同時盡量不要傷害他人,及時報警求助比較推薦。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共同故意犯罪條件有幾種

單位犯罪都是故意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吳先軍

吳先軍

執業證號:

13301201810074342

浙江援手律師事務所

簡介:

吳先軍律師,現為浙江援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杭州市律師協會會員。擁有法律實務和律師的工作經歷,在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工程款糾紛、勞務糾紛、婚姻家庭、法律顧問等民商事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培養了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能夠準確把握客戶需求,系統識別法律風險,靈活設計交易模式,合理控制法律風險,辦理民商案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當事人利益最大化。扎實的理論功底、求實的工作作風,周到的服務意識,贏得了當事人的信任與肯定。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吳先軍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