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繼承糾紛到哪個法院起訴
繼承權訴訟時效從知道權利受侵害時起算。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根據繼承法的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三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繼承權糾紛該到哪個法院起訴
民事案件中,我國確定管轄基本是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則,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在原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法院管轄(民訴第22條)。也就是說,民事案件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但如果被告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被告經常居住地法院管轄。
被告住所地一般是指被告的戶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營業地或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被告經常居住地是指被告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是已經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的地方除外。
如果依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則,當某繼承人提起繼承糾紛時,就應當在其他幾個繼承人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法院起訴,但依據我國民訴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由此可見,我國繼承案件管轄不是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則,而是適用專屬管轄:即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的法院管轄,或主要遺產所在地法院管轄。被繼承人(即去世的人)死亡時的住所地法院,僅指住所地法院,并包括經常居住地法院,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
綜合上面的介紹,繼承權訴訟時效從知道權利受侵算,時間為三年。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繼承權訴訟時效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需要財產保全嗎
2021-02-21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是什么
2021-03-24耳朵十級傷殘鑒定標準
2021-03-22第三方支付接口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6監護人有權利不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嗎
2020-12-15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承包集體林地遇拆遷補償款歸誰?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