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既遂形式都有哪些
根據刑法分則各種犯罪構成的具體規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論,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幾種形式:
1、行為犯。也稱舉止犯,是指行為人只要實施了刑法規定的某種行為,即已構成既遂的犯罪。
2、結果犯。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必須發生了法定的結果,才構成既遂的犯罪。
3、舉動犯。也稱為即時犯,是指按照法律規定,行為人一著手犯罪實行行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構成要件, 從而構成犯罪既遂的犯罪。
4、危險犯。是指行為人實施的犯罪行為,足以造成某種危害結果的特別危險狀態而構成既遂的犯罪。
二、犯罪既遂可犯罪中止嗎
關于犯罪中止,目前的通說基本認為在犯罪既遂后不再有犯罪中止。但依照《刑法》第24條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法條中并未規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構成犯罪中止,而且,從文意理解,只要做到“自動放棄犯罪”和“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中任意一項,即可構成犯罪中止,而“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和既遂與否并不必然相關。縱使從犯罪形態來說已構成既遂,但只要能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依法就應認定為中止,認為既遂后不存在中止的說法并無法定依據。而且從打擊犯罪來說,如果既遂后就不存在中止,無疑將阻止犯罪人員在構成既遂狀態后主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對保障社會利益、制止犯罪不利,與立法初衷相違。
既遂后還未出現犯罪結果的,通常會發生在危險犯中,當行為人實施的行為已使侵犯的客體處于危險中,即構成既遂,但這時客體并未受到現實的傷害,如果此時行為人主動采取措施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筆者 認為,還是應認定為犯罪中止。至于《刑法》第24條規定的這種情況下應免除處罰,對于重大的危險犯,究竟是免除處罰合適還是減輕處罰合適,或許值得探討,但這已是另一個問題了。
犯罪的既遂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已經齊備了刑法分則對某一具體犯罪所規定的全部構成要件。應直接按照刑法分則具體犯罪條文規定的法定刑幅度處罰,罪名上不需要標明既遂犯,但在司法文書的敘述部分,應表明行為人已完成犯罪的情況。對法律條文僅直接引用分則具體犯罪條文即可。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犯罪既遂處罰原則是什么
結合犯的犯罪既遂根據什么判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十年工齡單位能開除嗎
2021-01-31哪些房產糾紛可向法院起訴
2021-02-13勞動者不同意調崗降薪該如何
2021-03-12小孩的撫養權能寫進婚內協議嗎
2021-01-25以公司名義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2021-02-26產品一樣商標不一樣算侵權嗎
2021-01-02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的認定
2021-03-08口頭約定財產AA制在離婚時是否被支持?
2021-02-23發生車禍之后是否可以和解
2020-11-25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