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審判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是,有的法院對處理程序問題采用判決形式,如原告起訴超過訴訟時效,或所訴被告主體資格不適格;有的法院在一份判決文書中既處理程序問題又處理實體問題。根據《行政訴訟法》和《解釋》的相關規定,裁定解決的是訴訟程序中的問題,判決解決的是被訴行為是否合法和原告的訴訟請求能否支持的實體問題。對裁定適用的范圍,《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和《解釋》第四十四條列舉的情形共有十五項。對起訴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解釋》第三十二條也規定為了兩種裁定形式。一是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二是七日內不能決定是否受理的,應當先予受理,受理后經審查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裁定駁回起訴。
判決是在訴訟程序已無障礙的前提下解決當事人爭議的權利義務,主要涉及被訴行為是否合法,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主張是否支持。三是裁定撤訴后原告又起訴法院能否受理。裁定撤訴分為原告申請撤訴和按自動撤訴處理兩種情況。申請撤訴是原告對自己訴權的處分,法院裁定準許原告撤訴后原告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法院不予受理。準許撤訴的裁定確有錯誤的,應當按審判監督程序處理。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有三種不同的情形,一是原告未按規定的期限預交案件受理費,又未辦理減、免、緩的手續。二是經合法傳喚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
三是到庭后未經法庭準許中途退庭的。對第一種情形《解釋》第三十七條規定只要原告再次起訴是在法定的起訴期限內,并依法解決了訴訟費問題,人民法院對其起訴應予受理。對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出庭后未經準許中途退庭,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后原告再起訴能否受理,《解釋》對此未作規定。我們認為未預交訴訟費的案件,屬于人民法院對案件還未正式立案,而拒絕出庭和中途退庭的案件是人民法院已經立案并進入了審理程序,二者的情形是不相同的,因此從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和正常的審判秩序來看,對拒絕出庭和中途退庭,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后原告再起訴的,我們傾向于依照《解釋》第三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即按審判監督程序處理。現在有的法院對這種情況在原告再行起訴時直接受理,并作出實體判決,缺乏法律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車禍賠償責任
2020-12-08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關于熊孩子小區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汽車浸水保險如何賠?
2021-01-10買保險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2020-12-05農民可以自主要求延長承包期嗎
2021-03-11征地拆遷申請信息公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