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作為犯罪都是間接故意?
不作為犯罪不一定是間接故意犯罪的。
不作為犯罪與間接故意犯罪是兩個不同層面的概念,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不作為犯罪可以是直接故意犯罪,也可以是間接故意犯罪,還可以是過失犯罪。
犯罪客觀方面的危害行為可以分為作為和不作為,以不作為方式實施犯罪的稱為不作為犯罪。不作為犯罪的核心是行為人行為違反了法律的命令規范,即“應為而不為”,它是與作為犯罪相對的概念,而與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沒有直接關聯。
間接故意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危害結果的發生,卻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是犯罪主觀方面的內容。判斷間接故意關鍵在于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意識因素和意志因素,它是與直接故意相對的概念,而與行為人客觀行為方式沒有直接關聯。
不作為犯罪與間接故意犯罪是兩個不同層面的概念,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不作為犯罪可以是直接故意犯罪,也可以是間接故意犯罪,還可以是過失犯罪。
二、不作為犯罪的特征
(一)違反法律直接規定。是指《刑法》有直接規定的罪名,才構成犯罪,即罪刑法定原則:“法無規定不為罪”,嚴禁“類推”。以《刑法》確定罪名為準。
(二)負有法定義務。是指法律規定行為人具有作為義務而不作為的行為。
例如;母親拒絕嬰兒喂奶,造成嬰兒死亡的。屬于不作為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 【遺棄罪】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拒絕履行的行為。是能夠有條件作為,而拒絕履行作為的行為。
《刑法》第四百四十五條 【戰時拒不救治傷病軍人罪】戰時在救護治療職位上,有條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傷病軍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傷病軍人重殘、死亡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要達到情節嚴重或情節惡劣的行為。
綜合上面所說的,不作為犯罪的存在就是沒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責任,從而導致了犯罪,但這種行為也不能直接判為間接故意的行為,這種情形也會有其它的因素存在,所以,執法人員在處理的時候就會結合實際的情況來,讓違法者受到應有的處罰。
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不作為犯罪的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購買使用盜版產品算侵權嗎
2021-01-14行政訴訟敗訴的后果
2021-01-29債權債務轉讓應該注意哪些內容
2020-12-22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人被車撞后怎么處理原則
2020-12-12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監護制度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6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用工形式
2021-03-02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