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輔警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判決多少年?
輔警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判決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根據我國《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條規定:“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是指向性質嚴重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集團通風報信、提供便利的;多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的,或者因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造成嚴重后果的等。由此可見,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最終怎么判,與該罪的情節和后果有很大的關系,最低只是拘役,而最高可能判處長達十年的有期徒刑。 以上就是我國《刑法》對什么是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怎么判的相關介紹。需要注意的是,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往往與受賄罪、徇私舞弊罪等罪名夾雜,難以區分,而不同的罪名的判決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二、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是怎樣認定的?
1、行為人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其中內容如屬國家秘密,則又觸犯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屬牽連犯罪,對之應當擇一重罪從重處罰。
2、行為人如果與犯罪分子事先通謀,出于共同故意而在事后幫助的,又會觸犯所實施的犯罪,這時屬牽連犯罪,對之應擇一重罪從重處罰,即所實施的共同犯罪比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處罰重,如走私犯罪,對之則應以共犯論處,反之就應以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治罪。
3、根據刑法第九十三條的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家工作人員和以國家工作人員論是三個包容與被包容的概念,其外延是不相同的。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條規定的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受委托從事查禁犯罪的工作人員僅是在查禁活動中起協助作用的人員,并不是依法負有查禁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其本身不具有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在偵查過程中享有的署名資格,當然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有論者提出,最高法院2000年9月通過的《關于未被公安機關正式錄用的人員、獄醫能否構成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主體問題的批復》中規定:“對于未被公安機關正式錄用,受委托履行監管職責的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致使在押人員脫逃,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依照刑法第四百條第二款的規定定罪處罰。”最高檢察院2000年10月在《關于合同制民警能否成為玩忽職守罪主體問題的批復》中規定:“合同制民警在依法從事公務期間,應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論。”這兩個批復都明確了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論的兩種情況,因此,其他受委托從事查禁犯罪的人也應當是本罪主體。筆者認為此觀點值得探討:一是在瀆職犯罪立法中,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構成瀆職犯罪主體的例外只有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條第二款的明確規定,對個罪中主體范圍擴大的司法解釋只能針對個罪而不能推定為全部;二是“兩高”批復的兩種情況都是屬于玩忽職守的過失犯罪,大多表現為不作為形式,而本罪是故意犯罪,是行為犯,二者在構成犯罪的主、客觀方面是不相同的。
公安機關的職員,除了偵查案件之外,還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若是在逮捕期間,輔警利用自己的職權,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并且使得該犯罪主體逃過了逮捕,此時該輔警會被開除,并且還會被判處有期徒刑。若幫助逃避處罰的不是輔警,而是普通的公民,此時也會被量刑。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嚴重嗎?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2020-11-15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11二手房交易中陰陽合同的效力
2021-02-11父母去世后房產繼承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24死緩可以減刑嗎
2021-01-10國家出資金融機構及其投資設立的機構依法享有什么權
2020-12-08公司未成立如何返還出資
2021-02-05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擔保法是如何規定保證人追償權的
2020-11-28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督促程序的實質要件有哪些
2021-02-05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取消繼承權有哪些情況
2021-01-28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