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當有人犯了罪以后,最理智的做法就是去自首,因為這樣會爭取寬大處理,減輕刑罰。但是總有一些人抱有僥幸心理,在一審上不認罪,甚至提起上訴,堅持到二審,然后,在二審當庭認罪,這樣能減刑嗎?首先就要來認識一下減刑的條件。
減刑的條件
(一)對象條件
減刑只適用于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這說明減刑的適用對象,只有刑罰種類的限制,而沒有刑期長短和犯罪性質的限制。只要是被判處上述四種刑罰之一的犯罪分子,無論其犯罪行為是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是重罪還是輕罪,是危害國家安全罪還是其他刑事犯罪,如果具備了法定的減刑條件,都可以減刑。
(二)實質條件
減刑的實質條件是指受刑人在刑罰執行過程中確有悔改或立功表現。將有悔改或立功表現作為減刑的實質條件,體現了刑法設立減刑制度的宗旨,即通過肯定受刑人已有的改造成績,激勵其繼續努力改造,逐步減少以至消除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使其不再危害社會。受刑人的人身危險性是否減少以至消除,重要的標志是其在刑罰執行期間是否確有悔改或立功表現。因此,我國刑法將其作為減刑實質條件的原因。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減刑可以分為可以減刑與應當減刑兩種情況,前者是相對減刑,后者是絕對減刑,現分述如下:
1、相對減刑的實質條件相對減刑的實質條件是指在刑罰執行期間,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因此,相對減刑具有兩種實質條件:
一是悔改表現。根據1997年10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條第1項的規定,確有悔改表現是指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認罪伏法;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積極參加政治、文化、技術學習;積極參加勞動,完成生產任務。
二是立功表現。這里的立功表現,根據前引司法解釋第1條第2項的規定,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揭發、檢舉監內外犯罪活動,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線索,經查證屬實的;
(2)阻止他人犯罪活動的;
(3)在生產、科研中進行技術革新,成績突出的;
(4)在搶險救災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現積極的;
(5)有其他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突出事跡的。
應當指出,悔改和立功通常是相通的。確有悔改的犯罪人往往通過改造,認識到自己以前的犯罪行為給社會造成的危害,并且發自內心感到愧疚,總想將功補過。但是,受刑人的情況是千差萬別的,立功具有一定的機遇性,因此立功與悔改也并不一致。換言之,悔改的受刑人未必有立功表現,有立功表現受刑人也未必就一定悔改。在現實生活中,某些受刑人未必對自己所犯罪行的認識達到悔罪的程度,但基于其尚未泯滅的良知,在關鍵時刻往往會出人意料地挺身而出,為保護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舍生忘死。對此,亦應根據我國刑法規定予以裁量減刑。因此,對于相對減刑來說,悔改和立功并不要求同時具備,具備其中之一就可以減刑。
2、絕對減刑的實質條件絕對減刑的實質條件是指在刑罰執行期間,受刑人具有重大立功表現。
根據刑法第78條的規定,重大立功表現主要是指: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即受刑人在服刑期間,發現他人正在進行重大犯罪活動而予以制止。
(2)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的,即受刑人在服刑期間,發現他人在監獄內正在進行重大犯罪活動而予以告發或者獲知他人在監獄外有重大犯罪活動的線索而予以揭發。
(3)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即受刑人學有專長,在服刑期間認真鉆研科學技術,有發明創造或者重要技術革新。
(4)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舍己救人的,即犯罪人在他人的人身遭受嚴重危險的情況下,奮不顧身,搶救他人。
(5)在抗御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即在抗御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的緊要關頭,受刑人積極投入救災搶險,表現突出。
(6)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這是一個空白規定,以容納前五項所未能包括之事項。只有與前五項情形相當者,才能視為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而應當減刑。
(三)限度條件
減刑必須要有一定的限度,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慮:
(1)維護原判的穩定性和權威性。減刑是在肯定和承認原判刑罰的正確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在行刑過程中根據受刑人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現而對刑罰所作的一種變更。因此,減刑不同于改判,它要維持原判的穩定性和權威性,否則有損于法律適用的統一性和完整性。
(2)報應因素。原判刑罰是根據犯罪事實及犯罪情節裁量的結果,體現了刑罰的報應性。只有刑罰執行一定的期限,這種刑罰的報應性才能得以實現。因此,減刑的限度表明報應性對行刑活動的制約。
(3)威懾因素。刑罰的一般預防與個別預防的雙重目的具有統一性,但在不同的刑事法律階段有所側重。在行刑階段,應當重點考慮個別預防,注意根據受刑人的人身危險性的消減而及時地調整刑罰。與此同時,又不能完全忽視一般預防,如果減刑沒有限度,勢必降低刑罰的威懾力,減弱一般預防效果。
綜上所述,對減刑設置一定的限度條件是完全必要的。根據我國刑法第78條第2款的規定,減刑以后實際執行的刑期,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
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減刑的形式有兩種:
一是刑種的變更,例如將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
二是刑期的變更,例如有期徒刑本身刑期的縮短。除無期徒刑的限度是實際執行10年以外,其他刑罰的限度采用的是比例制,即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減刑限度的比例制,使原判刑期與實際執行的刑期成正比例關系,體現了刑罰的公正性。
這就是減刑的條件了,也就同時回答了二審當庭認罪能否減刑這個問題。一般經常聽到減刑都是在服刑期間的,犯人在服刑期間表現良好的,就有機會獲得減刑,但是減刑并不能一直到減下去,減刑的間隔期就是兩年,也就是說,兩年內是不可以再次獲得減刑的。
死緩限制減刑能否假釋
賭博罪自首會減刑多少年
無期徒刑減刑后實際執行的刑期有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有什么行政責任
2021-02-15私人老板亂扣工資怎么辦
2021-03-17勞動法規定的哺乳期是幾個月
2020-12-08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怎樣進行公司破產申請的受理審查
2020-12-09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宅基地侵權糾紛答辯狀如何寫
2020-11-14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