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雖然要求我們不能侵犯或者傷害別人,但是在面臨即將發生自己身上的侵害的特殊情況下采取了合理的防御措施是被法律所允許的,只要不超過最低的傷害限度就不會被認定為是違法犯罪行為。那么,被害人面對侵害正當防衛怎么判斷?
一、面對侵害正當防衛怎么判斷?
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五個要件:
1、必須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權利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實施的。這種不法侵害可能是針對國家、集體的,也可能是針對自然人的;可能是對本人的,也可能是針對他人的;可能是侵害人身權利,也可能是侵害財產或其他權利,只要是為了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實施的行為,即符合本要件。
2、必須有不法侵害行為發生。所謂“不法侵害”,指對某種權利或利益的侵害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為,也包括其違法的侵害行為。
3、必須是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避免危害結果發生,因此,不法侵害必須是正在進行的,而不是尚未開始,或者已實施完畢,或者實施者確已自動停止。否則,就是防衛不適時,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4、必須是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即正當防衛行為不能對沒有實施不法侵害行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屬)造成損害。
5、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正當防衛是有益于社會的合法行為,應受一定限度的制約,即正當防衛應以足以制止不法侵害為限。另一方面,不法侵害往往是突然襲擊,防衛人往往沒有防備,驟然臨之,情況緊急,精神高度緊張。一般在實施防衛行為的當時很難迅速判明不法侵害的確實意圖的危險程度,也沒有條件準確選擇一種恰當的防衛方式、工具和強度來進行防衛。因此,只要不是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都應當屬于正當防衛。
二、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法律設定正當防衛是為了讓被害人能夠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對不法侵害作出合理的防御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但是這不代表被害人就以正當防衛為借口去反過來傷害加害人。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侵害名譽權賠償多少錢,侵犯名譽權怎么賠償
人格權包括哪些內容,侵害人格權有什么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海峽兩岸間仲裁裁決的效力如何
2021-03-17二手房因征信不過算違約嗎
2020-11-21勞動關系能否主張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12商品房退房前提需要哪些
2021-02-27商號取得流程是什么
2020-12-10立約定金能否雙倍返還
2021-03-18公司經營權反擔保抵押可以嗎
2020-11-27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傷害的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11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已取得預售還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嗎
2020-11-19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裝修合同逾期多久解除合同
2021-01-13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