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約定各方權利和義務,保證商品或服務買賣交易行為順利完成的法律性文件,合同的形式有很多種類,履行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合同成立和生效的要件是基本一致的,只有符合這些要件的要求,才能稱之為合同,那么,合同構成要件包括哪些呢?
一、合同成立要件
1、當事人意思表示須一致,即合意,這是合同成立的根本要件。凡意思表示不一致,即雖經協議但未達合意者,合同不能成立。
2、合意則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僅有一方當事人是不可能產生合意的,因而也就不可能成立合同。
3、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須以訂立合同的為目的。不以訂立合同為目的意思表示,即使達成合意,也不能成立合同。還有一些合同,如要式合同和實踐合同,其成立除須上述三要件外,尚須特殊要件,即或依一定方式,或完成標的物的交付。否則,不能成立合同。
二、合同生效的要件
1、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行為能力。這實質上是法律對合同主體資格作出的一種規定。主體不合格,所訂立的合同不能發生法律效力。合同主體,無非是自然人和非自然人兩類。非自然人作為合同主體,主要的行為能力。自然人作為合同主體,其合同行為能力的有無,應根據其民事行為能力的狀況來確定。
2、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這是合同有效的另一個要件。所謂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當事人在締約過程所作的要約和承諾都是自己獨立且真實意志的表現。在正常情況下,行為人的意志,就是與其外在的表現相符的。但是,由于某些主觀上或客觀上,也可能發生兩者不相符的情形。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是合同生產要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合同欠缺合法性,沒有補救的余地,只能歸于完全地效。合同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其所指包括合同的目的和內容兩個方面,即合同的目的和內容都不得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這里所說的“法律”,既包括現行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中的強制性也包括國家政策的禁止性規定和命令性規定。
綜上所述,關于合同構成要件主要包括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兩個方面,其中,成立要件包括意思表示是否合意、當事人數量和合同訂立的目的,生效要件包括當事人的行為能力、真實意思表示和是否違反法律法規、社會道德和公共利益。
合同當事人約定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合同法相關司法解釋
如何寫合同終止協議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倒閉員工賠償怎么算
2021-03-24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
2021-01-16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上班路上被車撞傷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嗎
2021-03-24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保險代理人在其業務中欺騙被保險人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1委托了代理人,本人還能不能參加訴訟?
2021-02-02集體土地怎樣進行轉讓
2021-01-08股東可以將土地流轉給公司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