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生活當中,非法侵占他人的物品本身就是不對的。侵占他人的物品的話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面對這種行為,當事人完全可以起訴行為人,要求對方歸還至盡的物品,并且行為人需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法律的代價,關于侵占罪,在我國刑法當中有著明確的規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侵占罪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一、侵占罪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侵占罪(刑法第270條),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二、侵占罪與職務侵占罪的區別
職務侵占罪是指刑法第271條規定的公司、 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數額較大財物非法占為己有的行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侵占罪與職務侵占罪的區別主要如下:
(一)主體要件不同。
二者雖均為特殊主體,但前罪主體是財物代為保管人;后罪主體則為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除外。
(二)危害行為不同。
前者危害行為是復行為,含非法占為己有及拒不退還二行為要素,其中非法占為己有是指變持有為所有的行為即侵吞,而不是非法占有目的支配下的一切行為。后罪危害行為則含非法占有目的支配下諸多行為類型,如侵吞、竊取、騙取等。
(三)是否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不同。
前罪行為人未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抑或行為人根本就未有任何職務;后罪行為人卻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若某公司員工甲在日常生活中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且拒不退還,未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則只能構成侵占罪。
三、侵占罪如何量刑?
犯本罪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四、侵占罪的起點數額怎么算?
犯罪的起點數額侵占罪的起點數額是指構成侵占罪所需行為對象的最低價值,它是侵占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由違法向犯罪過渡的分界點。
1、 數額較大應參照盜竊罪的起點數額為宜,其理由是侵占罪的性質和危害近似于貪污罪,按常理分析,其起點數額可以參照貪污罪,但是由于我國立法對貪污罪的數額標準限定過寬,使貪污罪的起刑點不合理,所以對于本罪的起點數額應參照適用盜竊罪的起點數額為宜
2、侵占罪的社會危害程度遠遠低于貪污罪,前者侵犯的客體是財產權,后者侵犯的客體則是職務行為的廉潔性及財產權,因此刑法第270條第3款才把侵占罪確定為告訴才處理的親告罪。本人認為,侵占罪數額較大的起點應高于貪污罪,否則難以做到罪刑相稱,罰當其罪。
3、由于財物的價值隨耗損、市場波動而變化那么如何確定行為對象的價值?價值的計算方式主要有二:
①為重置價值,即在市場上購買同質同量財物所需的貨幣量;
②為折舊價值,即按一定的折舊率計算得出的財物價值。原則上應依行為人拒不退還、拒不交出之時的重置價值確定行為對象價值。
侵占罪其實就是指將他人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拒不交還的這樣一種行為。目前侵占罪當中其實也包括別人的遺忘物。如果構成侵占罪的話,一般情況下需要面臨兩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當然數額較大的話,量刑也更為嚴厲。
挪用公款罪和職務侵占罪的區別是什么?
職務侵占罪與盜竊罪的區別有哪些
職務侵占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楊子興律師,山東智祥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聊城市法律顧問委員會法律專家庫成員,莘縣政府法律顧問,百度貼吧聊城律師哥,聊城知名刑事辯護律師,聊城優秀律師,企業兼職法律顧問,畢業于山東最具知名法律院校---山東政法學院,現執業于聊城最具規模的律師事務所-山東智祥律師事務所。多年的法學學習與執業生涯,已將法學理論與實踐融合在一起,擅長解決各種疑難復雜法律問題。 執業以來代理案件數百起,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加之工作認真負責,切實把當事人利益放在首位,取得了委托人以及各部門的一致好評與認可。楊子興律師尤其擅長處理刑事辯護、婚姻、交通事故法律事務和合同糾紛,在刑事辯護、婚姻,合同,交通事故有獨特見解。 弘揚法治精神,維護公平正義,楊子興律師一直把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始終堅持把宣傳法律與為百姓服務結合起來。 2011年,為便于法律咨詢,楊子興律師專門在聊城各轄區縣貼吧開設免費法律咨詢貼,解答法律咨詢。 2012年1月,聊城晚報以“聊城貼吧有位律師哥”進行專門報道; 2012年8月,故意傷害案件受害人為表達對楊子興律師的工作認可,專門送來“維護
流押條款和流質條款是什么
2021-02-12申請立案執行要交費嗎
2020-12-27立約定金的作用有哪些
2021-01-11嫖娼是犯罪嗎?嫖娼被抓怎么處罰
2020-12-12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保險專家提醒:先用眼再動手才保險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