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我國刑法是規定了許多的犯罪行為,并且規定對這些進行進行處罰,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太清楚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以及洗錢罪之間的關系。那么,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與洗錢罪區別是什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與洗錢罪區別是什么這個問題以及與其相關的一些事項。
一、什么是洗錢罪
洗錢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貪污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等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為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通過存入金融機構、投資或者上市流通等手段使非法所得收入合法化的行為。
洗錢作為一種將違法所得資產加以隱瞞掩飾,通過中介機構使之變為合法財產的特殊犯罪形式,在理解上有兩種不同的含義,一種將其局限于清洗行為,即掩蓋犯罪所得黑錢的犯罪來源,將其換上合法的外衣,這是嚴格意義上的洗錢;另一種是把經過清洗的錢重新投入到合法或基本合法的經濟活動之中,這被稱為“再投資”。
二、洗錢罪與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的區別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與本條規定的洗錢罪,兩者都屬于連累犯的范疇。但是,從具體犯罪構成要件而言,兩者也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區別:
1、侵犯的客體不同,前者侵犯的是雙重客體,其中主要客體是金融管理秩序,從而該罪被歸類在“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后者侵犯的是單一客體,即社會管理秩序。
2、行為的對象不同,前者特指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走私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后者泛指一切犯罪的所得贓物。
3、行為方式不同,前者是指通過某類中介機構來隱瞞和掩飾違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質和來源,后者則包括窩藏、轉移、收購或代為銷售贓物四種行為。
三、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立案及量刑標準
本罪名在《刑法》分則中處于第六章第二節妨害司法罪中,因此,從一般客體來說,其犯罪客體為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犯罪所得及犯罪所得收益是案件的重要物證,能夠證明案件的事實及贓物去向,并印證犯罪分子的犯罪動機等,對于查明案件事實,證明犯罪有著重要作用;根據我國《刑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是司法機關應依法追繳的范圍,行為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在客觀上給司法機關追繳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動造成了妨害,因此,本罪的客體是司法機關正常查明犯罪,追繳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動。
本罪客觀方面包括“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行為。
窩藏,是指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處所,有隱匿、保管的主觀故意。轉移,是指將犯罪分子搬動、運輸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窩藏和轉移均要求其犯罪程度達到足以影響司法機關正常的查明犯罪、追繳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活動的程度,如在一個房間內的轉移贓物行為不能構成本罪的客觀行為。
收購,主要是針對1992年兩高有關司法解釋中所說的“低價購進、高價賣出”的行為,司法實踐中主要是針對以收購廢品為名大量收購贓物的行為,是指有償購入,然后再高價出賣的情況。要注意區別“收購”與“收買”的區別,收買是指買贓自用,其主觀上是一種貪圖便宜的心理,而不是故意妨害正常的司法秩序收購贓物,對于購買特定的少量贓物自用的,不宜認定為犯罪,但對購買他人犯罪所得的機動車等財物的,應認定為收購贓物罪。
代為銷售,是指受犯罪分子委托,幫助其銷售犯罪所得及收益的行為。對于本罪的兜底條款“以其他方法”,則應當根據其主觀故意及行為是否足以影響司法秩序來進行判斷,其核心標準在于掩飾和隱瞞兩種效果。
掩飾,是通過改變物體的外部形狀的方式達到與原贓物相區別,而避免被司法追繳的目的;隱瞞則是通過隱匿、謊稱等方式,在不改變外部形狀的情況下,使犯罪所得及收益及于一種不為人知的地點,避免被司法機關追繳。只要采取這兩類方法,達到了妨害司法活動的程度,則是本罪的客觀行為。
主要是從構成要件上分析的,最大的區別就是二者的客體是不一樣的,其次,兩個罪名的對象以及進行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如果大家對于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與洗錢罪區別是什么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編建議最好在當地找一個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他們會給出專業的意見。
行賄罪判多少年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特征表現有哪些?
遺棄罪怎么判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協議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1-01-21行政拘留后還會賠償對方錢嗎
2020-11-25農民工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0什么是動產質權
2021-03-15買賣合同是否可以對抗贈與合同
2021-03-06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女職工產假時間如何保證,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保障
2020-12-11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理賠有爭議該怎么解決
2021-03-18如何申請征地拆遷信息公開
2021-02-13公租房拆遷,能和商品房一樣,獲得拆遷補償款嗎
2020-12-07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不同意的話可以強拆嗎
2021-02-01廠房拆遷款要交企業所得稅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