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無法辦理離職手續,離職是否有效力?
疫情期間無法辦理離職手續,離職是有效力的,《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到達用人單位即可產生效力。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第二條的規定,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二、疫情期間爭搶物資致人受傷怎么處罰?
情期間爭搶物資致人受傷的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斗毆的;
(二)追逐、攔截他人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在預防、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的規定,可以按照尋釁滋事罪定罪,依法從重處罰。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國家對于離職這方面的規定是必須要提前一段時間來通知用人單位或者是通知勞動者,不論是哪一方,只要履行了這樣的一種離職手續的辦理,即使是因為疫情導致沒有辦法完成一些具體的事項,也是會發生效力的。
疫情期間大量倒賣假口罩犯法嗎
故意隱瞞疫情怎么處罰?
傳播虛假疫情消息構成造謠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根據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1-01-26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配偶被判刑,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1-02-21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2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