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經濟效益不好的時候,會選擇裁減一部分員工,此時,雙方的勞動關系就此終止,權利義務關系消失。像這種終止勞動關系的情況,企業要支付經濟補償給員工的。這一點,我國的勞動合同法也有明文規定。那么終止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標準是多少?下面我們來看看小編給出的回答。
一、終止勞動關系經濟補償標準是多少?
經濟補償金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時的情形符合《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時,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的工作年限,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46、47條之規定,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時,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時,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哪些情況下終止勞動關系有經濟補償金?
以下情況下,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的,用人單位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1、經用人單位提出,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系的;
2、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
3、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
4、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
5、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
6、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
7、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致使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
8、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致使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
綜上所述,解除和終止勞動關系,企業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有很多。終止勞動關系經濟補償標準是按照員工的工作時間計算的,每工作一年多支付一個月工資,比如員工的工齡的十年,則可以拿到十個月的經濟補償。如果企業拒絕支付或者少支付,員工可以向勞動監管部門投訴,運用法律手段維權。
怎么計算經濟補償工齡
《勞動合同法》中的經濟補償標準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如何計算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地產買賣居間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31有關機構拖欠老人養老金怎么辦
2020-11-20民法典是否包括知識產權
2020-12-16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保險公司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03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可以對抗第三人嗎
2020-11-11土地轉讓合法嗎
2020-11-12家里裝了監控拆遷有賠償嗎
2021-01-07舊城改造的拆遷補償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05宅基地沒有蓋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08宅基地建廠房有執照遇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