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次充好如何處罰
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五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商品以次充好,如何索賠
找經銷商或者賣家索賠。
相關法律法規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條規定: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第二十二條規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按照國家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包修、包換、包退或者其他責任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或者約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生產者應當對其生產的產品質量負責。產品質量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應當符合該標準;
(二)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說明的除外;
(三)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
以次充好如何處罰?在發現了產品以次充好的情況時,消費者可以收集好相關證據證明然后向相關廠家商家賠償,也可以去工商局舉報它們的違法行為。遇到了商品有以次充好的情況不知道怎么追究責任,應該找律霸網專業律師進行咨詢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范圍的確定
2021-01-18合伙企業財產法律如何規定
2021-02-04加盟合同書的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0-12-09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物權期待權的保護條件
2020-12-31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老人留下的宅基地算遺產嗎
2021-02-27購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2021-01-01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公眾責任險投保的意義
2021-01-23保險代理合同范本
2020-11-21租的商鋪才經營半年遇到拆遷了,租房拆遷有沒有停產停業損失
2021-02-22房屋拆遷營業稅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