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動法明文規定,當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因公受傷,單位應當給予相應的賠償,這是勞動法給勞動者的一種保障。但是也有很多人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及時行使這個權利,導致過了時效而不能再申請工傷鑒定。那么,員工申請工傷鑒定時效是多久呢?
員工申請工傷認定是工傷維權的第一步,是依據《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以及地方立法,由工傷職工、職工近親屬或用人單位,在規定的工傷認定的時效內,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出申請,對職工受傷或死亡作出是否為工傷的行為。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
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是發生工傷后,可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發生工傷后,用人單位可以在一個月內申請工傷認定,情況特殊的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不申請的,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可以在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程序
申請工傷認定的程序主要是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遞交申請工傷認定的資料的過程。申請工傷認定,一般需要提交《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關系證明和診斷證明,實踐操作過程中,部分地區要求必須提交證人證言,張士謙律師認為是違法的,具體見《申請工傷認定不必提交證人證言》一文。
申請工傷認定后,符合申請條件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應當受理,向用人單位送達舉證通知書,進行調查,并在60天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可以在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對依據《職業病防治法》作出職業病診斷或鑒定的,可以不經過調查,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
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工傷認定書后60日內向人民政府或上一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復議,或3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綜上所述,員工想要向單位申請賠償,就應該在申請工傷鑒定時效內及時向專門的機構申請,否則就“過時不候”了,這個時候若你要還想申請工傷鑒定,就已經太晚了,因為沒有工傷鑒定書,此時單位就有合理的理由拒絕你了。
行政訴訟法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多少?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合同解除權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盜竊罪加重處罰情節金額如何認定
2021-02-12房產抵押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08累犯絕對不適用緩刑嗎
2020-12-05贈與財產是否要交稅
2021-01-30根據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1-01-26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