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對未成年人不予批捕的情況有哪些?
(1)屬于預備犯、中止犯,或者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的;
(2)主觀惡性較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現或者積極退贓、賠償損失、確有悔罪表現的;
(3)過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現,有效控制損失或者積極賠償損失的;
(4)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雙方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達成和解協議,經審查,認為和解系自愿、合法且已經履行或者提供擔保的;
(5)犯罪嫌疑人系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學生,本人有悔罪表現,其家庭、學校或者所在社區以及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備監護、幫教條件的。
二、《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的相關解釋
第八條
審查批準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把是否已滿十四、十六、十八周歲的臨界年齡,作為重要事實予以查清。對難以判斷犯罪嫌疑人實際年齡,影響案件認定的,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需要補充偵查的,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第九條
審查批準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注意是否有被脅迫情節,是否存在成年人教唆犯罪、傳授犯罪方法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實施犯罪的情況。
第十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應當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根據該未成年人的特點和案件情況,制定詳細的訊問提綱,采取適宜該未成年人的方式進行,訊問用語應當準確易懂。
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告知其如實供述案件事實的法律規定和意義,核實其是否有自首、立功、檢舉揭發等表現,聽取其有罪的供述或者無罪、罪輕的辯解。
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場,告知法定代理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和應當履行的義務。
訊問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有女檢察人員參加。
第十一條
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不得使用戒具。對于確有人身危險性,必須使用戒具的,在現實危險消除后,應當立即停止使用。
第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根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事實、主觀惡性、有無監護與社會幫教條件等,綜合衡量其社會危險性,確定是否有逮捕必要,慎用逮捕措施,可捕可不捕的不捕。
未成年人不予批捕的條件就是以上這些,未成年人存在犯罪行為,是需要區分不同的年齡來進行認定的,特別是對于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但涉及到相關情況的民事賠償則需要由監護人按照規定來進行處理。
不予批捕是否等同于不予起訴
不予批捕還追究刑事責任嗎?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全生產法規定從業人員有權拒絕什么
2021-01-19行政訴訟律師費多少錢
2021-03-20專利復審決定有哪些結果
2021-03-13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舉行婚禮沒有結婚手續怎么辦
2021-02-03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