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捕在逃訴法解釋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批捕在逃訴法解釋的相關規定是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2、通緝的對象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1)被通緝的人必須是犯罪嫌疑人;
2)該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條件;
3)該犯罪嫌疑人確實在逃避法律責任而下落不明。
對具備上述條件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追捕。通緝令是指公安機關依法發布的緝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的書面命令。通緝令一般應當寫明被通緝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及衣著、語音、體貌等特征和所犯罪名等,并且附照片,加蓋發布機關的公章。緝捕歸案后,發布通緝令的機關應當通知撤銷通緝令。
二、批捕的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根據有關規定,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對實施多個犯罪行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有證據證明犯有數罪中的一罪的;有證據證明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已有證據證明有犯罪行為的。
(2)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標準低于定罪的標準,不要求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所有證據都已查證屬實,只要求有證據已被查證屬實即可。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這是關于犯罪嚴重程度的規定。基于已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而不是可能被判處管制、拘役、獨立適用附加刑等輕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罰的,才符合逮捕條件。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相信大家在現實生活當中應該都見到過公安機關發布的通緝令的,發布通緝令的目的就是希望借助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盡早的將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通緝令上面所標注的這些信息都是和犯罪嫌疑人本人有關的,抓到犯罪嫌疑人之后就會撤銷通緝令。
檢察院不批捕被害人如何維權?
有案件是檢察院批捕抓人嗎?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間借貸起訴費誰承擔
2021-02-19商標侵權如何取證,商標侵權如何收集證據
2020-12-01銀行按揭貸款需要繳評估費用嗎
2020-12-20有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起訴
2021-03-01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2-19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超市顧客摔傷保潔公司賠償是怎樣的
2021-03-01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