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請求不批準逮捕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1、《刑訴法》第15條規定的以下情形不予逮捕: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2、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行較輕,且沒有其他重大犯罪嫌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于逮捕:
(1)犯罪嫌疑人是預備犯、中止犯、或者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的。
(2)主觀惡性較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現或積極退贓、賠償損失、確有悔罪表現的。
(3)過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現,有效控制損失或者積極賠償損失的。
(4)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雙方根據刑訴法的有關規定達成和解協議,經審查,認為和解是行為人自愿、合法,而且已經履行或者提供擔保的。
(5)犯罪嫌疑人是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學生,本人有悔罪表現,其家庭、學校或者所在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備監護、幫教條件的。
(6)年滿7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二、逮捕的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根據有關規定,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對實施多個犯罪行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有證據證明犯有數罪中的一罪的;有證據證明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已有證據證明有犯罪行為的。
(2)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標準低于定罪的標準,不要求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所有證據都已查證屬實,只要求有證據已被查證屬實即可。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這是關于犯罪嚴重程度的規定。基于已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而不是可能被判處管制、拘役、獨立適用附加刑等輕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罰的,才符合逮捕條件。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僅僅向人民檢察院提出書面的口頭請求,但交不出任何不批準逮捕的確切證據,那人民檢察院總不能因為辯護人的一句話就作出不批捕的決定。而對于公安機關提交的逮捕的證據,辯護人在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捕的階段根本就接觸不到,請求不批捕必須要有合法的依據才行。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未簽勞動合同時支付二倍工資的期限
2020-12-03成立專利代理機構的條件
2020-11-16立約定金后未簽合同怎么賠
2021-02-15連帶責任是否均可追償
2021-02-24如何認定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
2021-01-20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