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受到損害怎么辦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協商和解
協商解決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后,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商,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活動。
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協商和解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它都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途徑。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費者權益爭議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的。
在協商和解時,消費者應注意以下問題:
針對經營者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消費者協商和解建議的行為,消費者應立即采取措施,用其他途徑解決爭議問題。即可用投訴、申訴或仲裁、起訴手段解決糾紛。如果經營者的故意拖延和無理拒絕,致使消費者財產損失擴大的,經營者除了應當滿足消費者正常要求外,還應當就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針對經營者故意推卸責任,認為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是生產廠家的事,要求消費者直接找廠家交涉的行為,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因此,當消費者遇到商品質量問題時,如經營者推卸責任,認為是生產廠家的問題,要求消費者直接找廠家交涉時,消費者應當有自我保護意識,不能挾在中間讓廠家和經營者當“皮球”踢。要以法律規定為依據,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針對經營者以店堂通知、聲明、告示為由,拒不承擔責任的行為,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因此,當消費者因商品質量和服務問題與商家交涉、協商時,千萬不能為其店堂內服務規則或商品銷售告示所約束,這些服務規則與法無據,沒有法律效力,應視為無效規則。
(二)消費者協會調解
消費者協會調解的前提是消費者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后,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調解,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行為。
消費者爭議可以通過消費者協會調解解決。
消費者投訴可以采取電話、信函、面談、互聯網形式進行。但無論采取哪種形式,都要講清楚以下內容:
1、投訴人基本情況;
即投訴人的姓名、性別、聯系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等
2、被投訴方的基本情況
即被投訴方名稱、地址、電話等
3、購買商品的時間、品牌、產地、規格、數量、價格等
4、受損害的具體情況、發現問題的時間及與經營者交涉的經過等
5、購物憑證、保修卡、約定書復印件等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后,可以請求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依行政程序解決爭議,與其他爭議解決途徑相比,申訴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強等特點。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消費者決定申訴時,應依照商品和服務的性質向具有相關職能的行政部門(如衛生部門、檢驗檢疫部門、質量部門、工商部門、建設部門等)提出。
消費者申訴一般應采用書面形式,一式兩份,并載明下列事項:
1、消費者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郵政編碼
2、被申訴人的名稱、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
3、申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
4、申訴的日期
必要時,消費者可委托代理人進行申訴活動,但需向有關行政部門提交授權委托書。
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提出申訴后,如果與經營者協商和解,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撤回申訴,請求有關行政部門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調解書。如果與經營者達成仲裁協議,可以撤回申訴,向仲裁機構提請仲裁。如果想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可以撤回申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提起訴訟(如消費者與經營者間有仲裁協議,則須首先申請仲裁,不服裁決結果再提取訴訟)
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在我國,訴訟大致分為三種形式:
1、刑事訴訟
2、民事訴訟
3、行政訴訟
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范疇。
符合以下條件的起訴,人民法院才會予以受理。
1、原告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消費者受到損害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消費者在權益受損時,要勇于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途徑有很多,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靈活處理。如果前三種途徑都無法解決自身損害問題,只能通過訴訟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日結臨時工的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9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合伙協議的內容包含哪些
2021-01-08新疆各市區消費者投訴協會投訴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9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