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法》第75條第2項及第78條法條表述頗有不妥之處。首先,“股份”這一概念使用不規(guī)范。第78條第3款規(guī)定,“以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出質的,適用公司法股份轉讓的有關規(guī)定”。可見,《擔保法》該處所用的“股份”,是僅指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份額。對股份這一概念,盡管世界上有些國家,如德國和法國,在其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立法中,均統(tǒng)一使用,即不論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出資還是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出資,均稱為“股份”。然而,在這兩個國家,其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資本,也如同股份有限公司一般,“分為數(shù)額相等的份額”。但在大多數(shù)國家,股份這一概念,仍然特指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出資。如日本《有限公司法》中稱“股東份額”,日本《商法》股份有限公司一章則稱“股份”。
我國《公司法》及我國公司法頒布以前的《中外合資經(jīng)營企業(yè)法》、《有限責任公司規(guī)范意見》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規(guī)范意見》中,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出資僅稱“股東出資”或“股東的出資額”,對股份有限公司才稱“股份”,從未混同使用。可見,在我國,“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特有概念。《擔保法》對此概念的不規(guī)范使用,實為立法技術上的一大缺憾。其次,對“股份”和“股票”兩概念并列使用不妥當。股份,從公司的角度看,是公司資本的成份和公司資本的最小計算單位;從股東的角度來看,是股權存在的基礎和計算股權比例的最小單位。而股票,是指公司簽發(fā)的證明股東持有股份的憑證。股份是股票的價值內涵,股票是股份的存在形式,兩者之間的關系,猶如靈魂和軀殼。因而,股份與股票是兩個不同層次上的概念,不應并列使用。我個人認為,上述《擔保法》的兩條文中,對“股份”和“股票”應統(tǒng)一改稱股權為宜,或至少應與公司法相統(tǒng)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公證事項不能委托他人辦理
2020-12-07行政訴訟舉證責任的分配規(guī)則有哪些
2021-02-13冤假錯案取保候審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0-12-29非法集資公司高管會認定為犯罪嗎
2021-01-14知識產(chǎn)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銀行貸款逾期不還會坐牢嗎
2020-12-16如何收養(yǎng)非婚生子女
2021-01-20關于子女探視權法律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1-19如何反家暴
2021-02-09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3-06房產(chǎn)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3-01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020-12-19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fā)生效力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