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未成年人盜竊應該怎樣處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盜竊自己家庭或者近親屬財物,或者盜竊其他親屬財物但其他親屬要求不予追究的,可不按犯罪處理。”司法解釋同時明確,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盜竊未遂或者中止的,可不認為是犯罪。
根據這件司法解釋,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實施盜竊行為未超過3次,盜竊數額雖已達到“數額較大”標準,但案發后能如實供述全部盜竊事實并積極退贓,且具有下列3種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這3種情形是:系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在共同盜竊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或者被脅迫;具有其他輕微情節的。該司法解釋也對“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盜竊、詐騙、”量刑標準予以明確: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不以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盜竊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一)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
(二)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應當”的含義是法定指令性,“減輕”是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處,“從輕”是在法定刑以內輕判。同時應注意到對未成年人罪犯不能適用死刑,包括不能適用死緩。未成年人犯罪給被害人造成物質損失的,其附帶民事賠償責任由監護人承擔,未成年人有個人財產的,應當由本人承擔,不足部分由監護人予以賠償。由于未成年主體的特殊性,其生理和心理方面與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別,在很多時候,被引誘犯罪的機率較大,判斷是非的能力也遠不及成年人,所以法律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態度是從輕或減輕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針對未成年人盜竊應該怎樣處理”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乘坐客車行李丟失可否向承運方索賠
2021-01-12公證處公證程序是什么
2020-11-15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遺囑執行人有哪些職責
2021-02-27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合同有自動續約嗎
2020-12-17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土地承包經營權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撤銷
2021-02-1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有哪些,以及有哪些方式
2020-11-18嫁出去的女,不是潑出去的水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