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未成年人盜竊應該怎樣處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盜竊自己家庭或者近親屬財物,或者盜竊其他親屬財物但其他親屬要求不予追究的,可不按犯罪處理。”司法解釋同時明確,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盜竊未遂或者中止的,可不認為是犯罪。
根據這件司法解釋,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實施盜竊行為未超過3次,盜竊數額雖已達到“數額較大”標準,但案發后能如實供述全部盜竊事實并積極退贓,且具有下列3種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這3種情形是:系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在共同盜竊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或者被脅迫;具有其他輕微情節的。該司法解釋也對“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盜竊、詐騙、”量刑標準予以明確: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不以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盜竊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一)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
(二)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應當”的含義是法定指令性,“減輕”是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處,“從輕”是在法定刑以內輕判。同時應注意到對未成年人罪犯不能適用死刑,包括不能適用死緩。未成年人犯罪給被害人造成物質損失的,其附帶民事賠償責任由監護人承擔,未成年人有個人財產的,應當由本人承擔,不足部分由監護人予以賠償。由于未成年主體的特殊性,其生理和心理方面與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別,在很多時候,被引誘犯罪的機率較大,判斷是非的能力也遠不及成年人,所以法律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態度是從輕或減輕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針對未成年人盜竊應該怎樣處理”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正確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個人債務
2021-03-15驅逐出境的具體方式
2021-01-09醫療訴訟時效起算點
2021-02-20租賃物正常使用損壞承租人要賠償嗎
2021-03-01離婚孩子由父親扶養,母親還是監護人嗎
2020-11-08股東在何情形可代表公司訴訟
2021-02-25域名侵權人不明確怎么立案
2021-01-28多等級傷殘者的傷殘賠償計算公式
2021-02-19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怎樣進行公司破產申請的受理審查
2020-12-09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