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不斷發展變化,法律也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進行修正,刑事訴訟法是我國針對刑事案件、規范刑事訴訟過程而設立的一部法律,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應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觸犯刑法的人員采取措施,同時也存在一些特殊情況,那么刑事訴訟法釋放的法律依據有哪些呢?下面請聽小編詳細介紹。
釋放法律依據:
1、刑事拘留后因證據不足釋放的,可適用《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
2、因情節顯著輕微,不構成犯罪或不追究刑事責任的,可適用《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
3、刑事拘留期限屆滿,因偵查需要變更為其他刑事強制措施的,可適用《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
4、檢察機關不批準逮捕而釋放的,適用《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第三款。
5、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并撤銷案件的,解除刑事強制措施時可適用《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
6、只有確系采取強制措施不當,需要撤銷和變更的,才適用《刑事訴訟法》第73條,一般情況下應當盡量避免使用第七十三條。
7、《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但是必須將被拘留的人立即釋放。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復核,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
8、《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于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于經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人,都必須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9、《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被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綜上所述,刑事訴訟法釋放的法律依據主要是證據不足、不構成犯罪或不追究刑事責任、變更為其他強制措施、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等情況,法律是公正的,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棄懲罰一個犯罪的人,其存在是為了維護世間的公正與法制。如果還有相關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站的在線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最詳細的解答。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過錯方必須凈身出戶嗎
2021-01-19律師在接受委托后需要進行哪些程序
2021-03-10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不付贍養費
2021-02-17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什么是老賴
2021-01-09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土地轉讓期限是多久
2020-12-29拆遷房房產證改名字怎么辦理
2020-12-02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什么作用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