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房屋的產權屬于誰所有?看案件具體情況。
房產權屬爭議如何處理
1.夫妻個人所有房屋的爭議
夫妻個人所有的房屋,一般指夫妻的婚前房屋或婚后約定歸個人所有的房屋。對于經過婚姻財產約定歸一方所有的房屋,在離婚財產侵害時爭議不大。爭議較多的是,雖然是一方的婚前房屋,但是雙方在婚后居住多年,并且進行了一定的裝修、修繕等經濟、精力的投人。在離婚案件中,若雙方無法就此達成一致協議,在判決時必然歸一方所有。這種結果對于非產權人的一方來說,往往是痛苦而無奈,傾注了幾年,甚至十幾年感情的房屋,到頭來還得無條件搬離,怎么樣總會有些難以接受。
對于此種情形的救濟是:若離婚后生活困難(根據司法解釋,離婚后無住房居住亦為生活困難的一種判定標準)可以要求對方支付一定的經濟幫助,支付標準為一至二年的當地房屋的租金標準,或者是要求對方允許居住一到二年。
2.夫妻取得的“部分產權”房屋的爭議
部分產權房一般是房改房中職工與單位共同享有房屋產權的房屋,在房屋的產權證上,往往注明職工與單位均為房屋的共有權人。此類“部分產權房”無法進行上市交易,職工要將房屋出售,必須優先出賣給共有產權的單位,并且在價格上往往會事先設定只能是原購房成本價。
在離婚爭議中,涉及“部分產權房”的分割時,由于涉及單位產權,還要協調單位同意非單位職工的一方成為產權人,或者是單位職工一方對另一方進行適當補償。但在補償的標準上,由于此類房屋并不能正常上市交易,因而對于市場價格只能酌情參照。
3.婚前購置房屋的爭議
對于婚前購置房屋的爭議常常表現為,一方在婚前支付首付,而在婚后償還按揭情形。此類房屋在實踐中爭議不少,并且爭議的焦點集中于房屋的增值應否由配偶雙方共同享有。在房屋資源相對緊缺的環境下,房屋的價格逐年增長,特別是在經濟較發達城市,房價的增長速度更是令人咋舌。
對于此類爭議的司法處理是,婚后償還的銀行按揭款為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非產權一方可以分得婚后已付銀行按揭款的一半,而房屋的增值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不參與分割。為此,對于非產權一方來講,盡力爭取成為共有權人顯然是一個明智之舉。
4.公房承租權的爭議
對于承租的公房,雖然無法進行上市交易,但由于其價格低廉,并且隨著住房制度改革的推進,一般會允許以成本價購買,因而其相當的市場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即便是未能購買,但其較低的租金,對于無其他住房的人來說,也是極大的安置處所。
根據法律規定,夫妻雙方對于公房的承租權是平等的,雖然公房租賃合同的簽署人為一方,但另一方具備同等的承租權。若公房是由一方婚前承租的,則在結婚5年后,另一方亦可享有承租權。實踐中,最大的障礙是,單位直管公房的承租問題。在離婚案件中,由于雙方爭議較大,矛盾激化,單位職工一方甚至會采取到單位將房屋退租的“魚死網破”的舉措,致使雙方都無房可租;或者是讓單位出具虛假證明,當時租房政策中已有種種的限制,使非單位職工一方無法承租。對此類情形,非單位職工一方應該極早獲取產權單位的分房政策、租賃合同,以防止對方作假。
5.以他人名義購置房屋的爭議
在生活中,基于各種原因會存在大量的以他人名義購房的情形,有的夫妻雙方都會知道,有的則僅僅是一方會隱瞞夫妻共同財產的舉措。若雙方都知道,相對來說維權相對明確,也即是證明他人名下的房屋亦為夫妻共同財產;若是房屋購買本身是配偶一方有意隱瞞夫妻共同財產所為,則查詢及證實都會遇到極大困難。
在審判實踐中,即便是舉出有以他人名義購置的應認定為夫妻共同有的房產,基于離婚案件中僅審理婚姻中的屬于夫妻名下的財產之原則,此類房產是無法處理的。為此,極早保留證據,要求房屋名義產權人出具證明產權實際歸屬及付款的證明是極為重要的。必要時,先至房屋管理機關將產權變更回、,或到法院進行確權之訴。若對方是故意隱匿財產,則可參照本書第七章的方法采取相應的措施補救。
6.以小孩名義購置房屋的爭議
以他人名義購置房屋的一類特殊情形是,以自己小孩的名義購置房產。一般出現的誤區是,認為房產仍屬于夫妻共同所有,或者是家庭共同所有(孩子亦享有一部分產權)。這些誤區的存在,是由于人們的認識僅停留于小孩沒有民事行為能力層面上。其實,小孩(未成年人)雖沒有民事行為能力或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但其民事權利能力是不受限的。父母以小孩的名義購房,實際是對小孩的財產贈與,接受贈與的能力是不受限的。
明確了此類房產的實際權屬后,又會把財產的爭議轉移到小孩撫養權的爭奪上,以為誰爭取到小孩的撫養權,小孩名義的財產亦屬誰所有。其實不然,小孩的直接撫養人,只享有對小孩名下財產的代管權,無處分權,并且對財產的管理也只是有利于小孩的利益為限。若有損害小孩利益行為的,另一方可以提出異議。
7.一方或雙方母親出資購置房屋的爭議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上,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會負責到子女的成家立業,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項便是,在子女成家時,為子女購房出資。若子女的婚姻美滿、幸福,做父母的當然高興,付出再多都會認為值得。可若子女的婚姻亮起紅燈,并最終不得不解散時,之前對該婚姻的投人則難免有所不甘。反映在現實中的問題是,母親對子女結婚購房出資要求返還,或者是要求享有產權。
此類情形的法律認定是,父母在子女結婚之前購房出資的,屬于對自己子女的贈與;在子女結婚之后,父母為其購房出資的,視為對子女及其配偶雙方的贈與,明確贈與給自己子女一方的除外。為此,要消除子女婚姻幸福與否的顧慮,最好的做法是,父母為子女購房出資時,將產權落在自己名下,或根據出資比例共同享有產權,日后再作贈與或繼承。
8.方以婚前存款在婚后購置房屋的爭議
新《婚姻法》確立的一個重大原則是,婚前財產不會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變為夫妻共同財產。然而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時,很多人對此會造成這樣或那樣的誤解。以婚前存款在婚后購置房產的屬性就是其中一種,當事人往往會認為,這應該認定為個人財產。其實是錯誤的理解。此類房產因系婚后所得的緣故,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一方面,此房產是在婚后所購,不涉及其他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夫妻間特殊的人身依附關系,將婚前存款用于婚后生活,在未特別約定的情況下,會認為是對另一方的贈與。
在離婚財產分割時,當事人對于房產不能認定為個人所有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地希望能將購房款返還,也因為該行為屬于贈與行為而無法得到支持。一個必要的風險防范措施是,在婚前對雙方的各類財產及婚后的各類收入或是投資行為作出明確約定,是個人所有還是共同所有,亦或是按比例所有。
9.長期居住一方父母房屋的爭議
在中國的傳統家庭結構中,子女成婚后往往會與父母同住,要么是父母為子女成家提供住房。而在正常情況下,這套住房終究會歸子女享有。在子女的婚姻生活中,父母為討取子女配偶之所好,會對他們說,這套房子日后就歸他們所有了。有的甚至會立好字據,明確此套住房日后就歸子女及其配偶所有。從法律上來說,此類口頭或書面的承諾可以認為是贈與。但子女的婚姻變故之時,往往也是此類承諾收回之時。
那么此類口頭或書面的贈與承諾是否受法律保護呢。我們要注意到該贈與承諾涉及的處分物是不動產,而不動產的贈與只有在辦理完產權變更手續后,贈與才算完成,否則,隨時可以撤銷。為此,為防止贈與不兌現的情況,有可能的話,盡早要求辦理完產權變更手續,是為上策。
10.在離婚爭議期間對房屋繼承權不作為
在《繼承法》中,對于繼承權的行使期限并未作限定,除非繼承權受到侵犯時,必須在知道或應該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犯時二年內行使權利。這一繼承權的行使精神,使得在離婚案件中涉及一方可以行使繼承權時,很多時候會出現有繼承權的一方有意無意地不及時行使繼承權。
在離婚財產分割時,涉及一方故意不行使繼承權的,法院無法強制對方行使繼承權。雖然,對方故意不行使繼承權,好像會使另一方的權利受損。但我們要注意到,對于故意不主張到期債權的行使,可以申請法院強制行使的前提時,對方的不作為,會影響到他的債務的履行。為此,在不涉及對方的支付義務時,對于繼承權的拒絕行使,無法得到相應的法律救濟。只得期待婚姻法在下一次修訂時,作出新的規定。
爭議房屋的產權屬于誰所有?房屋的產權有爭議肯定是想要知道歸屬方,如果你想要拿到爭議房屋的房屋的產權,建議你必須要委托專業的律師來幫助你去處理。爭議房屋的產權自己是沒有相應的權利來解決,應該找律霸網律師進行指導。
律師推薦:北京律師 ?浙江律師 ? 深圳律師 ? 江蘇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上市流程是什么
2021-01-09房子已拆遷有法律時效嗎
2020-12-12農村房屋土地證和戶主不是一個人怎么辦
2021-03-2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關鍵點解讀
2021-03-22死刑冤假錯案如何賠償
2020-12-08客戶隱私泄密如何處理
2021-02-27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31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