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衛過當是否等同于故意傷害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進行正當防衛中造成防衛過當的,不能等同于故意傷害,也有可能是過失行為造成防衛過當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防衛過當適用的特殊原則
(一)總的原則要有利于提倡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對防衛過當行為不能苛求,因為他是在被迫的行為下產生的。在突如其來的侵襲下,被害者通常無法從容地分析判斷防衛手段是否適當,防衛人處境一般來說較危險,思想緊張,防衛強度和手段往往不能由防衛人任意選擇,再加之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和人民利益。
(二)從寬處罰原則,刑法規定對防衛過當者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即從寬處罰,有著公正和公利的價值根基,從公正角度看,從寬處罰是由防衛過當行為的本質所決定的。防衛過當的本質是較輕的社會危害性。與正當防衛相比,防衛過當具有社會危害性,不可不罰;但是與純粹的犯罪相比,防衛過當的社會危害性屬于較輕,防衛過當人無明顯的主觀惡性,罪過程度相對較淺,且客觀上造成的損害是針對不法侵害人,而不法侵害人本身即有過錯,因此對防衛過當人不可重罰,另外,從功利角度看,刑法規定正當防衛的目的,是鼓勵公民反擊和制止不法侵害,而反擊和制止不法侵害難免會出現過當,如果從嚴處罰防衛過當者,無異于束縛公民的手腳,鼓勵犯罪,相反,從寬處罰極有利于正當防衛目的的實現。
(三)十八周歲以下防衛過當者雙重減免原則,十八周歲以下防衛過當者,是特殊防衛過當主體。一般來說,十八周歲以下者身心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對不法侵害和周圍環境的辨別能力,對自己意志和行為的控制能力相對較弱,而且其主觀惡性較淺。因此對他們應采取雙重減免原則,對他們進行處罰時,應該兼顧《刑法》第十七條和第二十條的規定,在應當減輕和免除的基礎上,更加從寬,若是應當免除處罰的,就毫不猶豫的予以免除處罰,若是須減輕處罰的,此時則應當免除處罰,或者施以最輕的刑種和刑罰幅度。
(四)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結合的原則,在決定防衛人的刑事責任時,必須堅持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結合的原則,即必須首先查明不法侵害是否屬于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如果不屬于,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超成重大損害的,就要負刑事責任,這是堅持一般性原則;如果屬于,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防衛人也不承擔刑事責任,也根本談不讓防衛過當問題,這是堅持特殊性原則。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無限防衛原則僅是第二款規定的例外情況,二者是特殊和一般的關系,不能因為新刑法有了第三款規定就否認防衛過當者的刑事責任原則。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進行正當防衛中造成防衛過當的,不能等同于故意傷害,也有可能是過失行為造成防衛過當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賠付標準
2021-01-01涉外離婚律師可以代領傳票嗎
2021-02-17涉外結婚公證書有效期是多久
2020-11-19撞了非停車位的車如何定責
2020-11-24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