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輕傷主犯自首怎么判刑?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造成輕傷的,對被告人可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如果賠償部分處理好,取得被害人諒解,被認定為自首,可以判處緩刑。
涉嫌犯罪要追究刑事責任,具體判處的刑期由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綜合全案確定。因為犯罪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受害人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并不會產生刑罰,屬于民事責任。如果積極退賠,達成和解協議,可以從寬處罰。
二、故意傷害犯罪和一般打架斗毆有什么區別?
一般毆打行為只是給他人造成暫時性的肉體疼痛,或使他人神經受到輕微傷害,但沒有破壞他人人體組織的完整性和人體器官的正常機能,故不構成犯罪。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毆打行為表面上給他人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但顯著輕微,即按《人體輕傷鑒定標準》不構成輕傷的,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因此,在區分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時,既要考慮行為是否給人體組織及器官機能造成了損害,又要考察損害的程度。
三、故意傷害犯罪構成有什么?
1、客體要件
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所謂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應注意的是,侵害的是他人的身體權,因此,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一般不認為是犯罪。
2、客觀要件
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3、主體要件
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致人輕傷的,則須已滿16周歲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
4、主觀要件
故意傷害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綜上所述,故意傷害他人,造成傷殘的只要是輕傷以上,就應當被追究刑事責任。如果主犯投案自首,則屬于減輕處罰情節,法院判刑不會超過三年,可能判處緩刑執行。另外,故意傷害犯罪分子還應當承擔對受害人的民事賠償。
故意傷害罪輕傷鑒定標準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關于試用期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26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