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訴可視為訴訟時效中斷嗎?
可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我國法律上雖然沒有說明撤訴是導致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但明確說明了起訴行為是可以導致訴訟時效中斷的,如果訴訟時效屆滿的,那么必須提供相關訴訟時效中斷或者中止的證據,否則司法機關是可以不予受理相關的訴訟案件的。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發現服刑人員有漏罪未處理怎么辦
2020-11-28合同沒履行完要簽中止協議嗎
2020-12-18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在偵查階段可以羈押多長時間
2021-03-10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為什么購買校方責任保險
2020-11-19校方責任險責任認定案例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