誣告陷害罪與非罪的界限
(一)本罪與錯告的界限
刑法二百三十四條第三款規定:“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款規定。”所謂錯告,是指錯誤地指控他人有犯罪事實的告發行為。所謂檢舉失實,是指揭發他人罪行,但揭發的事實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或部分不符的行為。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這就把誣告與錯告在性質上清楚地區別開來了。
誣告與錯告,在主觀方面有著質的不同:前者是故意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屬于犯罪行為;后者則是由于情況不明,或者認識片面而在控告、檢舉中發生差錯。由此可見,是否具有誣陷的故意,是區分誣告與錯告的最基本的標志。
(二)本罪與一般誣告陷害行為的界限
兩者都具有捏造事實、誣陷好人的特征。但是,誣陷的內容、目的和性質,又各不相同:誣告陷害罪是捏造事實,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處罰,而一般誣陷行為僅限于捏造犯錯誤的事實,其目的只是使他人受到某種行政紀律處分,因此,從性質上講一個是犯罪,一個是違法。對一般誣陷行為,可根據不同情節和后果,分別給予行政處罰、紀律處分或者批評教育。
什么是誣告陷害罪
(一)定義
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行為。
(二)特征
1、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也侵犯了司法機關的正?;顒?。
2、客觀方面表現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并且向司法機關或有關機關告發。構成本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捏造的事實必須是他人的犯罪事實,如果捏造的事實不是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則不構成本罪;
(2)不僅捏造了他人的犯罪事實,而且將捏造的犯罪事實向有關機關進行了告發;
(3)誣告陷害的行為必須是明確的對象,如果行為人只要捏造了某種犯罪事實,向有關機關告發,并沒有具體的告發對象,這種行為雖然也侵犯了司法機關的正?;顒樱⑽粗苯忧址杆说娜松頇嗬?,因此,也不構成本罪;
(4)誣告陷害情節嚴重的,這里所規定的“情節嚴重”,主要是指捏造的犯罪事實情節嚴重,誣陷手段惡劣,或者社會影響惡劣等。只要誣告陷害的行為符合以上條件,不論被誣陷人是否受到刑事處罰,都不影響本罪成立。
3、主體是一般客體。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國家工作人員。
4、主觀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至于出于什么動機,不影響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命令是否可以提起復議
2020-12-01中外合資有私營企業嗎
2021-03-18財產保全中的反擔保如何解除,能否解除
2021-01-12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起訴保險公司拒賠訴狀有什么內容
2021-02-20與普通代理相比,對限制行為能力人民事活動的代理有什么特點?
2021-01-29食堂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31公司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0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1-02-17怎么查詢自己的房屋是否在拆遷范圍之內
2021-03-25房屋拆遷維權律師帶你了解房屋拆遷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