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侵占與普通侵占罪的區別
1、職務侵占罪的主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且非國家工作人員,為特殊主體;而后者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2、職務侵占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明知是單位的財物而決意采取侵吞、竊取、欺詐等手段非法占為己有;而后罪的主觀內容則明知是他人的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埋藏物而決意占為己有,拒不交還。
3、職務侵占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職務之便將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即化公為私。但行為人必須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采取的是侵吞、竊取、騙取等手段,但財物是否先已為其持有則不影響本罪成立;而后者則必先正當、善意、合法地持有了他人的財物,再利用各種手段占為己有且拒不交還,行為不必要求利用職務之便。
4、職務侵占罪所侵犯的對象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物,其中既有國有的,也有集體的,還有個人的:后罪所侵犯的僅僅是他人的3種特定物,即系為自己保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他人僅是指個人,而不包括單位。
5、職務侵占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而后罪所侵犯的僅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
6、職務侵占罪不屬于告訴才處理的案件,而后者則只有告訴的才處理。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在五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八十五條?[挪用資金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款)]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超過三個月未還的;
(二)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進行營利活動的;
(三)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本條規定的“歸個人使用”:
(一)將本單位資金供本人、親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二)以個人名義將本單位資金供其他單位使用的;
(三)個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將本單位資金供其他單位使用,謀取個人利益的。
看完本文之后大家就要清楚這方面的規定,從上述的這幾個方面大家就能知道。對于侵占來說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我們更不能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進行侵占,那就構成職務侵占罪,依法受到相應的處罰。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可以贈與嗎
2021-01-04企業債權債務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
2020-12-16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專利權人是單位還是發明人有什么界定
2020-11-30個人住房貸款條件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2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