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考試作弊罪幫助行為如何定性
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八十四條之一:“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試題、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根據刑法規定,組織考試作弊罪的幫助行為是違法行為,也是依照組織考試作弊罪論處。
組織考試作弊的犯罪構成
1、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年滿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成為本罪的主體。本罪僅處罰組織考生作弊的組織者,不處罰參與作弊的考生。
2、主觀方面
本罪的主觀方面為故意,即明知自己組織考生進行舞弊的行為會損害國家的考試管理秩序及他人公平參與考試的權利,但希望或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
3、犯罪客體
本罪所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包括國家對考試組織的管理秩序和他人公平參與考試的權利。
4、客觀方面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行為。
所謂“法律規定的考試”,是指由國家所頒布的法律中所規定的,由國家相關主管部門確定實施,由經批準的實施考試的機構承辦,面向社會公眾,統一進行的各種考?試,包括中考、高考、研究生入學考試等學業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全國英語等級考試等社會證書類考試,司法職業資格考試、證券師從業資格考試等資格類考?試,國家公務員招錄考試等招錄考試等等。
所謂“組織”,是指倡導、發起、策劃、安排他人進行作弊的行為,組織的對象不限于考生,還可以包括考生家長、教師等。
所謂“作弊”,即違反公平、公正原則,通過不正當途徑參加考試,或在考試過程中在考試不允許的范圍內尋求或者試圖尋求答案的行為。
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合同期滿不續簽能直接離職嗎
2021-01-22看守侵犯公民合法權益造成損害賠償主體是誰
2021-01-23婚姻中索要彩禮能否構成經濟犯罪
2021-02-03貼身顧問服務協議范本
2021-01-03交通認定責任書沒寫逃逸會理賠嗎
2020-12-28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父母離婚母親去世父親是監護人嗎
2020-12-25如何為精神病人確定監護人?
2020-11-30有關收養孩子條件和手續是什么 ,收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22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在偵查階段刑事案件律師代理權限怎么規定
2021-01-08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