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織考試作弊罪只對組織者處罰嗎
《刑法修正案(九)》第25條增設的組織考試作弊罪:“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根據這一規定,組織考試作弊罪要求“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實施了組織作弊和幫助組織作弊行為。
因此,組織考試作弊罪不僅是對組織考試的人進行處罰,同時還會對幫助作弊的人進行處罰。
二、組織考試作弊罪相關問題
1、“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的范圍認定。我國歷來是考試大國,各種考試過多、過濫,已經為社會各界所普遍詬病,大大小小、種類繁多的考試理應被區別對待。國家考試是一個大概念,種類數量繁多。在組織考試作弊罪的增設過程中,《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原“在國家規定的考試中”的規定,就因為范圍過大而被進一步限定,修改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但是具體范圍仍不十分明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國家教育考試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種類,并由國家批準的實施教育考試的機構承辦。教育部《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規定,國家教育考試是指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上述考試應屬于“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在實踐中,對于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一般也不存在爭議。爭議較多的是國家資格考試(如國家司法考試、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等職業資格全國統一考試)、國家水平考試(如外語水平考試、普通話測試等)。目前,國務院下屬部門發布的部門規章中設立的考試,有的雖然也是全國統一考試,但并非法律設立。甚至不排除某些國家機關自己濫設考試,或者默許、縱容甚至配合某些社會組織設置考試的情況存在,這在資格考試中尤為突出。對此,必須嚴格要求,即國家行政機關只能在依照行政許可法的相關規定,對納入許可領域的職業和社會活動領域設定資格考試。一些職業準入性考試將盡量由協會等組織。目前,根據一般理解,“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除了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外,還包括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等。對此,仍然需要相應的解釋,以更明確地劃定范圍。
2、組織作弊,即行為人在根據法律規定進行的國家考試中,實施了組織作弊的行為。近些年的考試作弊行為大多呈現出“多人對多人”的集團式作案方式,形成了“術業有專攻”的利益鏈。作弊行為一般通過“傳出試題”和“傳入答案”兩個主要過程來實現。整個作案流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多人配合,共同牟取暴利,其中組織行為居于核心地位。這里的組織行為是指發起、組建和設立考試作弊的團伙,為組織考試作弊活動制定計劃、進行謀劃和布置,實際指揮、調整具體措施的實施、人員的分工與安排等。組織的對象也不僅限于考生,組織家長、監考人員或者相關輔導教師參與作弊的,也屬于組織作弊。
3、幫助他人組織作弊,即在明知他人實施組織作弊行為的前提下,仍提供幫助。按照共同犯罪理論,幫助行為即使不單獨規定,也不會造成處罰上的困難。根據刑法第27條的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但是,《刑法修正案(九)》將其提升為實行行為,直接依照組織作弊的規定處罰,體現了從嚴懲治幫助組織考試作弊行為的立法意圖。
這主要考慮到考試作弊已經從單打獨斗變為團伙預謀作案,幫助組織考試作弊行為已趨常態化。盡管作弊行為的組織者領導、策劃、指揮、協調整個作弊活動,但作弊團伙的其他參與者、幫助者對整個作弊計劃的完成亦起到重要的作用。對其若一律以從犯論處,會導致刑罰畸輕、罰不當罪、打擊不力的結果,所以有必要和組織作弊犯罪適用相同的法定刑幅度。
從總體看,組織考試作弊罪的增設,擴大了處罰范圍,強化了處罰力度。以往,對于作弊器材的提供者、使用者多以“非法生產、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罪”和“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論處,但上述兩個罪名當時的法定最高刑分別是3年和2年有期徒刑。《刑法修正案(九)》將為他人實施考試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情節嚴重的最高刑規定為7年有期徒刑同時并處罰金,懲罰力度明顯提升。
組織考試作弊罪屬行為犯,行為人只要實施了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或者幫助他人組織考試作弊的行為即可成立犯罪既遂,并不要求出現國家正常的考試秩序、考生公平競爭的權利受到實際侵害的結果,即不以實際損害結果的發生為既遂標準。如果情節嚴重的,加重法定刑。這里的情節嚴重,應當從具體的方法、手段、次數、參與人數、是否造成結果以及結果的嚴重程度、影響范圍大小等方面綜合衡量。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了組織考試作弊罪不僅是對組織考試的人進行處罰,同時還會對幫助作弊的人進行處罰。以上就是由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于組織考試作弊罪是否只對組織者處罰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您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過工傷認定和仲裁時效的工傷賠償糾紛并非已過訴訟時效
2020-11-26宣告破產的公司能起訴嗎
2021-03-15可以行使留置權的合同有哪些
2020-11-242020年傷殘賠付
2021-01-09法人對其財產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04怎樣行使翻譯權
2021-03-11公司不續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實習期公司有權利處罰員工嗎
2020-12-28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