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名股東的股權可否強制執行?
隱名股東的股權一般是不可以直接強制執行的,是否是公司股東,應當以工商登記上的股東名冊為依據,股東名冊上沒有登記的,無論其是否真正出資,在經過股權確認之前,在法律上都不能認定其是股東,更不能執行其法律上不認可的股份。
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關系一般常被認定為委托投資合同關系,雙方發生爭議,適用合同法具體條款調整。一般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簽訂具體的書面協議,隱名投資人具有領取公司紅利的行為或日常管理公司的行為。在這里《公司法解釋三》第24條作出了法律上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并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二、隱名股東的風險
1、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協議約定的事項不明確、約定內容本身存在歧義,發生糾紛后實踐中更多依賴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此時股權的處理結果與隱名股東最初的投資目的背道而馳。
2、股東地位存在不被認可的可能性。由于公司股東以工商登記為準,因此如果工商登記中不記載隱名股東的姓名,且無其他證據佐證,其實際股東地位是得不到法律上支持的。
3、在顯名股東存在債務的情況下,債權人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其隱名股東所涉及的股份有被法院凍結的可能性,此時隱名股東的投資利益將會受到損害。
4、顯名股東惡意損害隱名股東的權利,主要存在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將股權質押或出讓,導致股權喪失。另一種是與公司其他股東惡意溝通,通過看似合理的召開股東會、董事會的形式損害實際出資人即隱名股東的利益。
5、在顯名股東死亡的情況下,股權有可能被作為財產繼承或被其他股東收購,此時將涉及諸多糾紛,甚至會產生訴訟,這將很大程度上損耗投資人的精力,此時隱名股東投資目的將會落空或受到影響。
隱名股東本身跟顯名股東之間會簽訂委托協議,因為在工商局登記的是顯名股東的名字跟股權,所以,法院當然可以直接去執行顯名股東的股權,但執行顯名股東的股權,跟執行隱名股東的股權的性質是一樣的。
公司法對隱名股東的規定有哪些?
隱名股東如何退出投資
隱名股東是否有查賬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要去稅務局嗎
2020-11-16團伙作案是幾人
2021-02-25醫療糾紛如何賠償
2020-11-09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害如何賠償
2020-11-22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哪些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負擔
2021-02-13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4家庭冷暴力的緩解方法有哪些
2020-11-13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臨時卸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3-04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