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中,既有事先預謀持械,又有臨時持械;既有全部持械,又有部分持械;既有雙方持械,又有單方持械。對于各種情況,如何認定行為人是否“持械”?筆者認為,這要運用共同犯罪的理論,貫徹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進行分析,對每一行為人認定時具體切入點是看他是否認識到自己在與他人配合持械聚眾斗毆。如果系預謀的“持械”,聚眾斗毆的各參加人對“持械”當然具有共同的認識,并形成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意,因此,在聚眾斗毆過程中,無論個別參加者是否實際使用械具,“持械”行為已因共同犯意而結合成為共同犯罪人的共同犯罪行為,故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均認識到自己系與他人配合實施持械聚眾斗毆的行為,即形成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罪故意,則對之應認定為“持械”聚眾斗毆。如果聚眾斗毆者雖臨時持械,但在斗毆前或斗毆時聚眾斗毆參加者均認識到自己系與他人配合實施持械聚眾斗毆的行為,即形成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罪故意,則對之應認定為“持械”聚眾斗毆。如果聚眾斗毆者間未形成與他人配合持械聚眾斗毆的意思聯絡,達成持械聚眾的共同故意,則聚眾斗毆參加者雖有臨時持械者,對首要分子與其他積極參加者亦不能以持械聚眾斗毆論。如果一方持械而另一方未持械的,對持械一方按上述原則加以認定,而未持械一方不可能認識自己在與對方配合持械聚眾斗毆,缺乏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意,所以不應認定為“持械”聚眾斗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興萌,山東順周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心理咨詢師。臨床醫學學士學位,5年學校及醫院學習歷練,掌握扎實的醫學基礎,在傷殘鑒定、醫療過錯鑒定等方面能為當事人提供全面、客觀的意見及幫助。先后供職于平安財險、太平財險兩家保險公司,發揮醫學專長,依次擔任人傷理賠法務、人傷理賠主管、人傷審核崗,共計8年余,累計處理交通事故千余件,積累了豐富的交通事故及人身損害處理及訴訟經驗。目前主要業務專長:交通事故、醫療糾紛、人身損害糾紛。聯系電話:18615425160;微信:L18615425160。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域名搶注的構成要件
2021-02-18什么是帶有欺騙性的商標,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4攝影作品著作權侵權投訴程序
2020-11-30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有何區別
2021-01-04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車展試駕出事故,保險公司和4S店共擔責
2021-03-03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