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概念及立法特征
我國刑法第395條第一款對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做出規定:“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或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差額巨大的,可以責令其說明來源,本人不能說明其來源是合法的,差額部分以非法所得論,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財產的差額部分予以追繳。”從1982年8月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委員會機關黨組《關于懲治貪污賄賂罪的補充規定(草案)》頒布實施以來,專家學者對于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種種爭論就從未停止過。因為不論是從實體法還是從程序法上來看,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都是超常規的。從實體法上看,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是超常規的犯罪行為。因為該罪的行為狀態包括持有、作為、不作為三種狀態。持有,即行為人擁有明顯超出合法收入的巨額財產的行為;作為,是指行為人支出明顯超出合法收入的巨額財產的行為;不作為,是行為人不能說明所擁有或支出的巨額財產的合法來源。只有當持有和不作為兩種狀態并存,或作為和不作為兩種狀態并存的時候,才具備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犯罪要件。從訴訟法上看,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舉證責任也是超常規責任。因為該罪的舉證責任發生了轉移,被告負有證明自己無罪的責任。這與立法通例中被告不負證明自己無罪的責任是不同的,這也是我國刑事立法的一大進步。
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認定系統之架構
在認定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時,牽涉到國家工作人員方方面面的問題較多。這就要求辦案人員不能只是注重財產來源是否合法,還需注意對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認定系統中其他證明因素的確認。
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獲得只有可能來自兩個方面:合法收入與非法收入。辦案人員如能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收入來源,就可以用其現有全部財產加上其所有支出,再減去合法收入,得出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定罪數額。用等式來表達,就是:
現有全部財產+所有支出-合法收入=來源不明的巨額財產數額
由此可以看出,認定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需要對巨額財產的獲取時間、支出、合法收入以及現有財產狀況等分別認定,組成一個完整的證據體系,從而用這一嚴密的證據體系來支持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認定。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應用這個等式時,辦案人員要本著“對于模棱兩可的數字,以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為準”的原則。關于等式中涉及到的各項收支數額如何認定,本文后有詳述。
(一)獲取時間之認定。對于辦案人員來說,搞清楚犯罪嫌疑人獲得非法巨額財產的時間是首要問題,對于推動案情起著重要作用。如果不對獲取巨額財產時間進行認定,那么對來源不明的巨額財產數額的認定就要從犯罪嫌疑人開始有合法收入、支出和擁有個人財產時起算,這無疑加大了辦案人員的工作量,并且使收集證據的難度大大提高。理論上對于獲得非法巨額財產時間的認定,應該是從其獲得第一筆非法財產起至案發時止,最理想的時間認定是確認犯罪嫌疑人何時獲得了第一筆非法巨額財產。但在實際案件中,這種理想狀態下的認定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之所以認定為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正是由于不清楚犯罪嫌疑人是何時何地何種方法獲得的非法財產。在實踐中,要視不同案件的不同情況分別加以判斷。如工作的調動、職位的上升、合法收入沒有大變動而支出突然增大等,這些時間點都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開始獲得非法財產的近似時間。如果經多方查證,確實不能認定嫌疑人是何時開始獲取非法財產的,則只能以犯罪嫌疑人有合法收入的時間為準。
(二)期限內全部財產增加值之認定。
1、起算時間:對于這部分財產的認定,是建立在已確定開始獲取非法財產時間的基礎上的。如果不能確定準確時間而以犯罪嫌疑人有合法收入的時間為準的話,全部財產的認定則要以犯罪嫌疑人有合法收入的時間為起算點。這也是本著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原則考慮的。
2、認定范圍: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所指全部財產包括在獲取非法財產起始時間以后犯罪嫌疑人添置的享有物權的財產。其中,有發票的按發票金額認定;沒有發票無法確定價格的,應請專門人員進行鑒定,以確定其獲取時的實際價格(價值);國家有規定的,如外匯、證券等,按國家有關規定折算。
3、認定難點:在認定犯罪嫌疑人的全部財產時,最容易碰到的就是嫌疑人把由自己實際控制、占有、使用的財物辯稱是他人物品,自己只是借用或代為保管等,企圖躲過辦案人員的視線;還有就是將自己出資購買的物品登記在親戚名下,或直接以親戚的名義存入銀行,達到轉移財產的目的。辦案人員針對不同案件要區別對待。
(1)、對于犯罪嫌疑人借用、代為保管之類的借口,首先要給犯罪嫌疑人作詳細口供,把借用、代為保管等行為的前因后果、時間地點、在場人物、當時情景、對話內容等細節詳盡記入筆錄,再給犯罪嫌疑人辯稱的物權人或財產所有人做一份詳盡的證人證言。通過兩人對同一事件細節敘述的比較,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和已有證據綜合分析,犯罪嫌疑人有沒有必要借用、或代他人保管財物;兩份筆錄在敘述關鍵事實上有無矛盾之處,如有,則應趁勢要求犯罪嫌疑人及該證人對此處做出更為詳盡的敘述,以獲取更多矛盾疑點,并通過間接證據固定筆錄中暴露出的矛盾疑點,使犯罪嫌疑人處于既不能自圓其說又不能翻供的兩難境地,從而使其謊言不攻自破。
(2)、對于以親戚名義登記財產的,要結合被登記為產權人的親戚的經濟狀況和日常邏輯進行判斷。如某犯罪嫌疑人的親屬本身住房條件很差名下卻有高級公寓的產權,并將公寓長期“借”給犯罪嫌疑人住。這種違背人之常情的情況明顯是犯罪嫌疑人為了逃避法律所做的偽裝,完全可以認定為犯罪嫌疑人的財產。
(3)、關于假名存款以及借別人名義存款的問題。我國銀行現在已經實行了“實名儲蓄制”,假名存款和借別人名義存款的這種情況將漸漸減少,直至消失。在此就不作贅述。
(三)犯罪嫌疑人期限支出之認定。支出認定包括了犯罪嫌疑人的日常生活、支付的撫養費、饋贈費用、買賣東西的損失差價等所有實際的支出。其中,計算實際日常支出數額有很大困難,但又對認定來源不明的巨額財產數額有重大意義。所以實踐中,本著“模棱兩可時,以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為準”的原則,辦案人員一般把犯罪嫌疑人的日常生活費用最小化,即認為是沒有此項支出。其他支出的計算也都是以有明確證據證明的為準,模糊的支出一律忽略不計。
(四)對犯罪嫌疑人合法收入認定。這部分收入是指根據國家規定應屬犯罪嫌疑人合法占有的財產。包括工資、獎金、福利、接受饋贈、股票得利等其他合法收入。關于工資等經單位領取的收入,比較容易計算,因為單位有原始賬目和憑證可以參考;但對于其他收入的合法性,辦案人員就要加以詳細區分了。不少犯罪嫌疑人會聲稱自己繼承或接受饋贈,辦案人員要在詳細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判斷得知犯罪嫌疑人的這筆財產來源是否真實合法。
(五)對于認定數額不足立案標準之處理。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頒行的《立案標準》,目前“差額巨大”的標準應以20萬元為數額起點。但是在目前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就百萬元以下的數額而認定為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案例幾乎很少出現,經常是數百萬元來源不明的財產才能考慮認定此罪。因此,《立案標準》中規定的20萬元顯然是低了,筆者認為,至少應將立案標準提高至50萬元才算合理。
對于經偵查認定數額仍不夠立案偵查標準,如還涉嫌其他犯罪夠立案標準的,則以涉嫌其他罪名予以立案偵查;否則就應移交紀檢、監察部門查處,使違法違紀分子受到應有的處罰。
對于具體論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認定內容不太了解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官司律師費多少
2020-11-25房產抵押債務履行期限過了怎么辦
2021-01-21土地抵押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1-03-04房屋有部分違建可以抵押嗎
2020-12-22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1投訴公交車怎么投訴
2021-02-16夫妻財產約定效力是什么
2021-03-17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