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0年9月的一天,家住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郭女士的丈夫張先生騎摩托車外出時意外遭遇了交通事故去世,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孩子。由于張先生當時屬酒后駕駛,交警部門根據事故原因劃定張先生和肇事者負同等責任。事后,在交警部門的協調下,張先生的父母和郭女士一起與肇事司機達成了賠償協議,由肇事司機一次性賠償其各項損失共計27萬余元,扣除前期支付的醫療費等,下余25萬元。后來,郭女士和張先生的父母就這25萬元的分配問題發生了爭執,于是訴至鄭州高新區法院,請求依法分割這25萬元的死亡賠償金。
分歧: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存在兩個爭議焦點:一是死亡賠償金該如何定性;二是死亡賠償金該如何分割。第一種意見認為,死亡賠償金應當是夫妻共同財產的一部分,首先應分出一半屬妻子所有,另一半作為死者遺產由其法定繼承人依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分配。第二種意見認為,死亡賠償金應當屬于死者的遺產,由死者的法定繼承人依《繼承法》的相關規定繼承。第三種意見認為,死亡賠償金應當是死者非正常死亡給其近親屬所帶來的損失,這種損失應該視為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失的混合,由死者的法定繼承人合理分割。
評析:
小編認為,死亡賠償金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所取得的合法財產,而死亡賠償金實質上是以受害人生命的喪失為給付條件的,此時夫妻關系已經終結。死亡賠償金不屬于死者的遺產,遺產表現的財產權益系死者生前已經合法所有的,而死亡賠償金的形成及賠償金的實際取得均發生在死者死亡之后。本案中,該筆死亡賠償金是在張先生發生交通事故死亡后,肇事者與死者家屬達成賠償協議,一次性賠償家屬的全部費用,應當視為物質損失和精神慰問的混合,由死者的法定繼承人合理分割。分割前應扣除已經實際支付的醫療費、喪葬費和被撫養人生活費,剩余部分公平合理地分割。
最終,案件的主審法官本著案結事了、促進和諧的出發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雙方當事人做了大量的調解工作,最終使得雙方互相體諒。近日,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25萬元死亡賠償金中,17.7萬元歸張先生的妻子郭女士和兩個孩子所有,剩余的7.3萬元歸張先生的父母所有,一家人重歸于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糾紛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03公司單方面發離職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0申報工傷的時限是多久
2021-02-15公司承包給個人清潔還需為承包人買五險嗎
2020-12-02中國涉外婚姻法律法規
2021-02-08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勞動合同解除手續
2020-11-09計時工資有績效獎金嗎
2020-11-24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什么是哺乳期?女職工在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勞動保護?
2021-02-20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