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償劃撥土地使用權證是否可以轉讓?
無償劃撥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關于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轉讓的主要法律規定有以下幾個:
1、1990年國務院發布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2、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東產管理辦法》第40條、第56條;
3、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12條、13條規定。
二、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的特點
1、行政干預性強。
由于劃撥土地使用權與國家的產業政策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其轉讓須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并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審批后才可有效,審查的內容包括轉讓雙方的情況及轉讓協議是否合法、轉讓后用途及土地使用權類型是否符合規劃和國家供地政策、土地權屬是否清楚等,其目的是保證國有土地收益不流失和防止劃撥土地使用權流入市場對國有土地市場造成不必要的沖擊。這就是說在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中行政管理機關雖然不是一方當事人,但十分重要,它不僅僅限于土地使用權辦理變更登記手續,而還要進行之前的審查,只有存在它許可以后,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行為才可發生。
2、不對稱性。
由于劃撥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特殊的土地使用權,因此,這種權利在市場中的轉讓也必須受不定期的條件限制,劃撥土地使用權在流轉過程中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流通的情況極少,只有兩個同時符合使用劃撥條件的主體之間才存在著一個完整意義上的劃撥土地使用權轉移。在多數情況下是受讓方不符合使用劃撥土地的條件,轉讓過程中要通過補辦手續,將劃撥土地使用權變為出讓土地使用權或上繳劃撥土地的收益金。
3、有償性。
2008年2月13日國土資源部發布了《關于改革土地估價結果確認和土地資產處置審批辦法的通知》,首先明確了企業國有劃撥土地權益,承認劃撥土地使用權是一種財產權,這就為其流轉提供了可靠的內部動力,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人長時間使用土地不可能對土地沒有投入,況且用地者在取得劃撥土地時也并非是“無償”,也付出了補償、安置等相關費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3條:“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在當代社會劃撥類型的土地的話,如果是用于公益的用途,或者是符合法律當中的明確條款的規定的話,是可以不花一分錢來進行一個收益方面的使用的,對于這一類型的土地,也是可以再一次的進行轉讓的。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土地使用權轉讓原則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發生交通事故后搶救費誰墊付
2021-02-15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離婚小孩多大有選擇跟誰的權利
2021-01-26贍養費的給付標準詳解
2021-02-15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土方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1-03-15承包土地轉包合法有效嗎
2021-03-25沒有交土地出讓金的四合院能買賣嗎
2021-03-15關于土地轉讓 房產所有權的問題
2020-12-01